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池塘條件
養殖池塘附近應生態環境良好,不直接受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的水域,水源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標準的規定,要求池塘底質較硬,少淤泥,不滲漏;池埂堅固,對池壁中的深洞及嚴重凸凹處應加以修補,嚴防大口鯰外逃或進洞后無法折返因而影響成活率。池塘預備3-5口,面積為1500-5000m2之間,水深1.5-2m。苗種放養前15天應干池曝曬和清塘消毒,每667平方米施生石灰150kg,也可用30g/m3漂白粉徹底殺滅敵害及病原菌,消毒用藥必須嚴格執行《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的規定。
二、科學合理投放優質魚種
投放的大口鯰魚種必須規格較大,一般在10-12cm,規格太小會嚴重影響成活率。投放的魚種必須規格整齊,體色鮮艷,體質健壯,體表光滑無傷,所投放魚種的親本應從長江收集的原種或提純選育的為最佳,苗種經無公害培育而成。投放密度每667平方米水體放養規格為10cm左右的大口鯰魚種1200-1500尾,12cm的魚種800-1000尾,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洗消毒5分鐘,經適溫后帶水慢慢放入養殖水體。為控制浮游生物,調節水質,池中另搭配投放20cm規格的優質鰱魚種100尾左右,鳙魚種20尾,搭配魚種應符合無害苗種標準。
三、飼養管理
1.餌料投喂
大口鯰屬兇猛肉食性魚類,其食量大,食性廣,在餌料不足的情況下會相互殘食,嚴重影響成活率。攝食一般以肉食性餌料為主,也可經人工馴化投喂配合顆粒餌料。
①投喂肉食性餌料
大口鯰魚種剛下塘時,水中大型浮游動物枝角類及水蚯蚓等已無法滿足其攝食需求,此時應立即投喂餌料魚漿,全池潑灑。魚漿的制法是,將鮮活或冰鮮優質無公害鰱鳙魚切成較小魚塊,再用絞肉機絞碎,放入水桶中加水調拌全池均勻潑灑。夏秋炎熱季節可將鮮活優質鰱鳙餌料魚經冰凍后陸續取用,每日分上午、下午、晚上定時投喂三次,上午9:30-10:30;下午16:00-17:00;晚上20:00-21:00,大口鯰夜間捕食性強,晚上應適應加大投餌量,為保證大口鯰有充足的餌料,放養大口鯰苗種時應同步投放四大家魚或鯉鯽夏花魚種,投放比為1:30,餌料魚應保證優質、無病,下塘前要經藥物消毒,確保餌料魚不直接或間接帶進病原菌。
當大口鯰魚種喂養達20cm以上時,不再投喂魚漿,此時可將冰鮮鰱或雜魚除內臟后切成細塊狀投喂到已配好食臺上,也可購買無公害牛肝牛肺等動物內臟切成小塊投喂,餌料魚及動物內臟隨著魚體的迅速增長,可逐漸切得稍大些。投餌量為魚體重的8%-10%,待長到0.25kg時,投喂次數可減至2次,分上午和傍晚投喂,投餌量應適當增加點,投喂時間相對拉長點。
②人工馴化投喂全價配合顆粒餌料
大口鯰雖以肉食性餌料為主,但在餌料魚缺乏或因投資成本計劃不足等情況下,可以通過人工馴化達到攝食全價配合顆粒餌料的目的。人工馴化配合餌料關鍵技術措施是誘食劑的使用。誘食一般以魚糜、動物內臟、肉末、水蚯蚓等。
人工馴化配合顆粒料投喂應堅持“四定“原則,兩塘中設置4個2-4平方米的飼料臺,大口鯰魚種下塘后,使用誘食劑投在餌料臺上,吸引魚種前來攝食。投喂人工配合顆粒料也可自制,原料有:白魚粉、豆餅、菜餅、小麥粉、玉米粉以及礦物質添加劑和大口鯰專用復合維生素等,粗蛋白含量達45.2%,魚種期全價餌料應以粘性強粉狀物為宜,魚種階段每日定時投喂3次:上午9:00-10:00;下午15:30-16:30;晚上20:00-21:00日投喂量是魚體重的10-15%;成魚階段日投喂2次,上午9:00-10:00,傍晚17:00-18:00;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5%-8%。
2、分級輪養
分級輪養是保持同池大口鯰規格整齊,避免兩級分化,防止“大”吃“小”從而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措施。
大口鯰魚種下塘培育10-15天,體長此時可達20cm左右,應及時分池飼養,將池中規格較大的四大家魚鯰魚種拉網集中,用魚篩過篩分級,將同一規格魚種分放同一池塘,邊篩時操作要細心,不要擦傷魚體、魚鯰要經消毒處理,再過10日左右,須再分池一次,規格達到50-100g后一般不再分池。
3、水質調節
池塘水質調控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環節。在無公害養殖中,保持良好的生態水域環境是養殖的基本要求。水質要求“肥、活、嫩、爽”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pH值在7.0-8.4之間,水體透明度以30-35cm為宜,為達到目的,高溫季節應每周換水一次,換水量以池水體的1/3-1/4,并每隔10-15天潑灑生石灰一次每畝20-30kg為宜,起到了調節水質和消毒殺菌等作用。隨時將未吃完的殘渣剩餌漂于在水面的應盡量撈起。為保證溶氧充足,池中應架一臺增氧機,在陰雨天及悶熱天氣的情況下及時開啟充氧。
4、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觀察魚類攝食狀況及水質、水色變化,觀察殘餌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勤撈出殘渣剩餌,察看大口鯰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養殖生產的記錄工作。
四、魚病防治
大口鯰池塘咸魚養殖過程中,因其抗病力強,在日常管理工作充分細致的情況下,大口鯰一般不發生或很少發生魚病。但我們要本著“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基本原則,平常要對魚種、養殖水體、漁用工具等堅持消毒,嚴格控制病原傳播。在魚種階段及易發病季節用消毒劑“二氧化氯”或“富氯”生石灰等全池潑灑,漁用藥物的使用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的規定。
五、捕撈上市
大口鯰生長速度很快,經飼養5-6月,體重平均可達2-4.5kg,為減輕魚池負荷量,加快成本回放,提高效益,應陸續起捕上市,捕大留小。成魚上市前,要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的休藥期規定停止用藥,并停食1天。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