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側殖吸蟲病又叫"閉口病"。是由日本側殖吸蟲寄生在腸道中而引起的魚病。蟲體像小芝單麻,體內有口、腹吸盤;蟲體后半部中可見睪丸和卵巢各一個,以及在體側排列著塊狀的卵黃腺。陰莖和子宮末段開口于身體的一側,并有小刺。卵梨形并具卵蓋。側殖吸蟲的生活史;卵隨魚糞落入水中,孵化出毛蚴,然后進入螺體內發育成雷蚴、尾蚴為無尾型,形似成蟲,它們移行到螺螄的觸角上,為魚苗吞食后,在魚腸中發育成成蟲。或進入其他螺體仙發育成囊蚴,被青,鯉魚吞食后在其體內發育成成蟲。發病魚苗體色變黑,游動無力,群集于魚池下風處,停止攝食,故稱"閉口病"6-7天的發病魚苗,魚體透明,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到腸道中的吸蟲。6-7厘米的魚種發病,除了魚體消瘦外,并無明顯的癥狀。刮下腸道內含物和內壁,在低倍 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蟲體。此病是魚苗階段常見的腸道病,可引起大批死亡,但對魚種僅影響其生長,并不造成大批死亡,發病季節在5-6月。
防治方法:
①每666.7平方米水面,水深1米時,用100-125千克生石灰或50千克茶枯餅帶水清塘,殺滅螺類中間寄主;
②每100千克魚每天用晶體敵百30-40克拌飼料投喂,連喂6天;
③魚種階段須加強投喂,隨著魚種的生長,癥狀可自然消失。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