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彈涂魚是一種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的海洋經濟魚類。近年來,福建沿海大力發展大彈涂魚養殖,養殖面積已達3萬多畝。由于苗種生產完全依賴海區自然資源,因此,極大地制約了大彈涂魚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大彈涂魚人工育苗研究,但一直處于實驗室階段,生產性人工育苗尚未突破。有鑒于此,2004年初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分別在福鼎、霞浦、連江設立“大彈涂魚土池人工育苗”、“大彈涂魚生產性育苗”、“大彈涂魚仿生態人工育苗”三個科研攻關課題。通過近半年的試驗研究,三個課題都取得實質性進展。
一是“大彈涂魚土池人工育苗”課題。選擇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福鼎文渡海區中的30畝土池作為親魚池,從4月初至6月上旬陸續投放大彈涂魚親魚200公斤、8000多尾,自5月中旬開始進行三批次的親魚催產受精,由于親魚池受青苔繁衍快、水體變清、餌料難培養等影響,在清除青苔過程中,使受精卵得不到充分吸水膨脹,造成第一批和第二批受精卵卵粒只有少數孵出,目前正在做第三批實驗。
二是“大彈涂魚仿生態人工育苗”課題。選擇在連江大官坂墾區內,用毛竹樁、網目1公分的網片和40目篩絹圍成2畝的養殖池共三口作為親魚池,從4月初至6月中旬先后篩選了魚體活力強、體表無病傷的大彈涂魚親魚計860多尾,根據大彈涂魚的自然習性進行親魚飼養管理,按時觀察親魚的攝食、生長、穴居情況,定期檢測親魚的性腺成熟度,目前多數親魚的性腺發育已達Ⅳ-Ⅴ期,具備產卵條件。
三是“大彈涂魚生產性育苗”課題。該課題也是福建省重大科技支持項目。選擇霞浦長沙村作為大彈涂魚土池生產性育苗試驗點、霞浦臺江海水養殖試驗場作為大彈涂魚室內生產性育苗試驗點。從4月上旬開始土池育苗試驗根據大彈涂魚的繁殖習性,采取相關措施使其順利繁殖,已孵出3批仔魚共200多萬尾,除第一批仔魚受高溫影響大部分被淘汰外,第二、三批仔魚生產良好,目前最大個體達12毫米。大彈涂魚室內育苗試驗與土池育苗試驗同期進行,課題組采取室內仔稚魚培育與室外土池育苗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并深入研究仔稚魚的餌料系列、營養需求及適宜的生態條件,至6月上旬已催產6批、孵出仔魚約55萬尾。依此,土池育苗和室內水泥池育苗均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進一步擴大大彈涂魚的生產性育苗打下堅實基礎,對于持續發展大彈涂魚養殖和保護大彈涂魚自然資源都具有重要意義。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