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材料與方法
1.網箱設置地點
網箱設置于勝利石油管理局東安水庫,水庫中間有島,島周圍及水庫四周用石塊圍砌,面積500公頃,系引入的黃河水,水質良好,無工業污染。平均水深5.0米以上,水體透明度0.8~1.5米,pH值7.0~7.5,網箱設置于水庫背風向陽處,水深5.0米以上。
2.網箱結構
網箱規格為10米×10米×5米,雙層結構,內層用20目的聚乙烯紗窗布做成,外層及蓋網用3×3聚乙烯網片制成,網目為3.0厘米。
3.網箱設置
網箱框架用2寸舊鋼管焊接制成,外套塑料管以防磨破網箱。網箱可以上下移動,網箱水面以上高度不低于0.5米,網箱下水15天后放苗。
4.魚苗來源
所用烏鱧魚苗全部來自收購的無傷、無病的天然魚苗,平均規格4克/尾。
5.魚苗入箱
入箱魚苗要求規格盡量一致,數量一次性放足,共放8600尾,入箱時間為2002年8月9~10日。
6.投餌及管理
(1)餌料 在培育過程中使用新鮮雜魚,海水鮮雜魚要用淡水浸泡,前期用絞肉機將雜魚絞碎后投喂,以后根據魚苗大小確定魚肉塊。
(2)馴食與投喂 小魚苗入箱后第一天停食,第二天開始馴食,馴食時以定時敲擊餌料盆的聲音為固定信號,使其形成條件反射,絞碎的雜魚投向網箱中央。日投餌三次,分別為8:00、12:00、16:00,投餌量以魚不再上浮搶食為標準。大風惡劣天氣減少投餌,農歷9月下旬停止投餌。
(3)魚病防治 魚苗進箱要用4%食鹽水浸洗10分鐘。在網箱培育過程中,分別用敵百蟲、漂白粉、硫酸銅、食鹽等在網箱對角掛袋。
(4)日常管理 ①保持箱內水質清新,魚苗下箱后,每天清洗一次網箱,并移動位置,便于箱內外水體對流交換。②經常檢查網箱是否破損有漏洞,以防外逃。觀察魚苗攝食、活動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及時打撈病魚及雜質。
(5)越冬管理 越冬期將網箱下潛至水庫底,使箱底略高于底平面,固定牢固,不能使風浪將網箱拔起,網箱內投放部分水草,用1~2把蘆葦通氣。越冬期不投餌。
二、試驗結果
2003年3月8日收捕,共收獲魚種8444尾,平均規格183克/尾,產量1546千克,產值31920元,實現利稅18000元。
1.網箱培育烏鱧苗種的關鍵是一次性放足數量,魚苗規格盡量一致,不同規格,不同放苗時間,相互殘食嚴重,造成成活率下降。投喂的雜魚一定要新鮮。
2.魚苗初入箱時,由于不適應網箱環境,因沖撞造成身體受傷、潰爛,影響攝食,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入箱后的前期培育措施非常關鍵。
3.魚苗在培育過程中,其個體大小易出現差異,出現相互殘食現象,成活率下降,因此,一旦出現個體大小分化現象,應及時過篩分稀,保持箱內魚苗規格大小一致。
4.在水庫內利用網箱培育烏鱧苗種生長非常快,入箱密度應根據生產條件而確定,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中心,不必刻意追求高密度。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