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秋天,魚類極易患痿癟病、小爪蟲、爛鰓病、水霉病等死亡率特高的急性疾病,俗稱“秋瘟”。防治魚類暴發“秋瘟”應把好七關。
1、改良生態環境。注意生態防治,適當投喂全價精料、嫩草等,盡量滿足魚兒生長的營養需要,以提高其免疫能力。
2、積極加注新水。加注新水能帶進氧氣和多種營養元素,還可沖淡池水中的有機物質和生物代謝有毒物,有利于防病。
3、注意水質改良。可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微生物制劑等。
4、加強魚體滅蟲。魚體外寄生蟲病是許多疾病的誘發因素,必須加強觀察,做到徹底滅蟲,杜絕各種并發癥的危害。
5、適當添加藥餌。在魚飼料中定期適量添加微生素、大蒜素等,增強魚體抵御疾病能力。
6、避免鯉魚攪動。鯉魚放養較多的池塘,要相應添加精料投喂,盡量使生性好動的鯉魚飽腹懶動,避免攪渾池水。
7、要中和酸堿度。秋天池塘常偏酸性,而魚類在酸性環境中,新陳代謝減慢,攝食減少,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弱,故應定期適量施入生石灰,中和酸堿度。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