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魚池條件。要求池塘沙質底,淤泥少,水深2-3米,面積1-3畝為好,排灌方便,無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池四周還要挖深為30-40公分的一圈淺溝,以便鱖魚的捕撈。
2、池塘準備和飼料魚培育
(1)餌料魚放養前10-12天,用生石灰清塘。
(2)天然餌料培育。在飼料魚苗(鳊魚、白鰱等)放養前7天,加水至60公分,且每畝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公斤左右,以培育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
(3)飼料魚的培育。①飼料魚品種與放養密度:飼料魚一般為白鰱、鯽魚、鯪魚等,畝放養量為30萬左右。②飼料魚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公分,使水質清新且天然餌料豐富。魚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餌,每天觀察魚苗的密度、體質、生長速度和水中紅蟲的數量,待紅蟲數量減少,魚苗在池四周覓食時,立即用厚漿“澆灘”,并一日數次檢查各投喂點的情況,在前期飼料吃去即添,在后期應對飼料魚規格予以控制。一般放養8-10公分的鱖魚種,飼料魚的規格應控制在3-4公分左右。③飼料魚培育時也可放入些老泥鰍,繁殖出的小泥鰍可作為鱖魚的優質餌料。④鱖魚養殖面積和飼料魚池面積的比例一般為1:3-4。
3.放養方法。①直接法:3厘米左右魚苗下塘,一直養成商品魚。每畝700-1200尾。②分步法:經過魚種培育后養至10厘米再放養,每畝650-800尾。
4.投飼技術。①定期(3-5天為1期)投放補充飼料魚。②池中飼料魚數量的判斷池中飼料魚充足時,鱖魚在水的底層追捕餌料魚,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點點的小水花。細聽時,魚追食飼料魚時發出的水聲小,且間隔時間大。如池中飼料魚不足時,鱖魚追食飼料魚至水上層,因此水花大,發出的聲音也頻繁,聲音也大。如看到鱖魚成群在池邊追捕飼料魚,則說明池中飼料魚已基本吃完。③飼料魚的適口性:規格一般為鱖魚體長的1/3左右,規格不均勻時,需用魚篩將大規格的飼料魚篩去。
5、水質管理。①水質須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標準。②保持魚塘水位的相對穩定。③安裝增氧機,防止鱖魚缺氧浮頭。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