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適應低水溫環境,抗逆性強,肉質鮮美,而且生長速度快。自引入我國10年來,在北方沿海地區已迅速發展成為一項特色產業,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伴隨著養殖范圍的擴大和養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種的退化,大菱鲆的病害問題日趨嚴重。特別是由盾纖毛蟲引起的病害最為嚴重,盾纖毛蟲傳染力強,危害性強,一旦發生就會給大菱鲆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目前國內報道中治療盾纖毛蟲類病害的有效方法不多,在實際生產中,胡亂用藥,用禁藥的現象很普遍。因此如何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無公害藥物防治此病迫在眉睫。本文就中草藥對盾纖毛蟲的治療效果作了初步研究,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實驗用魚為眼球白濁、頭部發黑的大菱鲆魚(體長15 cm,體重50~70 g),經鰓部鏡檢確診為感染盾纖毛蟲,此蟲經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略顯黑色。
1.2藥物
自中藥店采購苦參、大黃、百部、貫眾、柴胡、五倍子,單獨粉碎成末,以18:12:20:15:10:15的比例混合。
1.3實驗方法
實驗分三組。每組隨機取病魚10尾。放入100 L玻璃缸中,連續充氧曝氣,每組浸浴濃度為10 mg/L 、15 mg/L 、20 mg/L。記錄實驗開始時間,并隨時觀察魚的反應。準備干凈無劃痕的凹玻片,用剪刀剪取鰓絲置于其上,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蟲體變化情況。
2 結果
2.1肉眼觀察到的現象
大菱鲆魚在10 mg/L的中草藥合劑中浸泡后,盾纖毛蟲的殺滅效果并不明顯。經12小時后,蟲體游動仍活潑;在15 mg/L的中草藥合劑中浸泡,1小時后,可見部分蟲體從鰓絲脫落,死亡。2小時后,先頭部發黑,后逐漸變白,鰓絲上已見不到盾纖毛蟲。浸浴的魚在10天內未出現任何異常現象;在20 mg/L的中草藥合劑浸泡,半小時后,部分魚開始上竄,呼吸頻率加快;兩小時后,兩尾魚死亡,鏡檢鰓絲充血,盾纖毛蟲體死亡。
2.2 顯微鏡下蟲體的變化
在凹玻片上滴灑10 mg/L 、15 mg/L 、20 mg/L的藥液,自感染盾纖毛蟲的大菱鲆魚體上分離到盾纖毛蟲蟲體,用吸管將蟲體吸于凹玻片上,顯微鏡下觀察蟲體的變化。濃度為10 mg/L的藥液對盾纖毛蟲的作用較弱,6小時后,未發現死亡蟲體,活力不減弱。在濃度為15 mg/L的藥液中的蟲體,15分鐘后顏色變淺,并擠成一團,纖毛擺動速度加快。30分鐘后,纖毛停止擺動,顯微結構模糊。1小時后,蟲體結構完全被破壞,胞質流出,凝固。
在濃度為20 mg/L的藥液中的蟲體,5分鐘后蟲體結構即完全被破壞,胞質流出,凝固。
3討論
3.1通過實驗,采用15 mg/L的中草藥合劑浸泡,可有效殺滅盾纖毛蟲而不對大菱鲆產生毒害。20 mg/L的中草藥合劑雖然可殺滅盾纖毛蟲,但對大菱鲆有毒害。
3.2 在魚病防治上,傳統殺蟲藥物如甲醛、硫酸銅等經反復試驗,對盾纖毛蟲防治效果不佳。但應用中草藥,不僅低毒、安全,不易產生耐藥性,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3.3 大菱鲆背面表皮較厚,皮膚堅韌有彈性,表面分布少量角質化鱗,不同于牙鲆,所以盾纖毛蟲蟲體很難通過體表侵入魚體,只能通過腮部和較軟的頭部,這就為及時發現病情增加了難度。在實際生產中,定期投喂添加中草藥合劑的飼料,可有效防止盾纖毛蟲在大菱鲆的寄生感染。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