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魚池中可追施的有機肥,主要有野生青草、水草、嫩樹葉和人工栽培的牧草等綠肥,人糞尿、畜禽糞便等廄肥,綠肥、糞肥等混合堆制發酵而成的堆肥,以及某些生活污水等。這些有機肥的營養成分全面,肥力分解緩慢,肥效較好,成本較低。將有機肥適時、適量地追施到魚池中,可以促進細菌繁殖,給水中浮游動物提供良好的食料,并提高浮游植物的數量,使魚類的天然餌料增加。但向魚池中追施有機肥需得法,必須做到“四看”:
一看追施季節
早春,水溫較低,池水較清淡,有機肥分解慢,肥力持續的時間長,追施有機肥的次數可少些,每次的數量可多些,以便讓有機肥不斷向水釋放養分,奠定肥力基礎;晚春、夏季和早秋,水溫較高,有機肥分解快,水質肥、濃,魚的食欲旺盛,但魚耗氧量大,氣候多變,水質又不易控制,追施有機肥應次數多些,每次的數量宜少一些;在晚秋,天氣涼爽,水質較穩定,魚體也已長大,吃食更多,是長膘育肥階段,追施有機肥應勤施、多施。
二看天氣情況
天氣穩定晴朗,氣壓高,可適當多追施有機肥;陰雨天較多,應少追施有機肥;天氣悶熱,氣壓低,或天氣變化無常,須停止追施有機肥。
三看池水水質
當池水的透明度大于40厘米時,表示水質過瘦,應及時多追施有機肥;當池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時,表示水質較肥,可少追施有機肥;當池水的透明度小于20厘米時,表示水質過肥,不僅不能追施有機肥,而且要加入新水,注意水質調節。
四看魚類活動
當魚類游動和攝食無異常,可正常追施有機肥;當魚類攝食漸減、有輕微浮頭,應少追施有機肥;當魚類浮頭較重、食量大減或停食,不能追施有機肥,并要采取增氧、換水等措施,改善水質,防止浮塘。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