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彈涂魚屬于鱸形目、彈涂魚科、大彈涂魚屬,俗稱跳魚、泥牛、花魚、泥猴等,是沿岸暖水廣溫廣鹽魚類。它具有肉味鮮美、滋補強身的功效,營養價值高,便于保活適于長途運輸,是一種經濟價值高、效益顯著的優良養殖品種。為了解決苗源問題,福鼎市利用文渡墾區的一口池塘進行大彈涂魚池塘人工繁育試驗,育出大彈涂魚種30多萬尾,解決了大彈涂魚苗源緊缺的問題。其方法如下:
一、親魚培育
大彈涂魚繁殖期為5—9月,盛期為5—6月。4月下旬選購2齡大彈涂魚按1∶1的自然雌雄比例放入池中,進行營養強化培育及促熟。把池塘水排干后投放米糠和小雜魚,培養底棲硅藻,經過1個多月的培育使親魚性腺開始逐漸成熟。從5月中旬至6月上旬親魚性腺成熟度均為Ⅲ期末,雄魚經解剖精巢較大呈乳白色,雌性魚用手輕輕順生殖孔擠壓,即可看到黃色卵粒流出。
二、催產
6月中上旬為大彈涂魚自然繁殖盛期,對選擇出的成熟度較好的親魚使用HCG+A2注射催產,注射后的親魚放入0.3ha的孵化池塘。
三、胚胎發育
大彈涂魚卵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脹,卵由圓球形變成橢圓形,在水溫26—31℃。比重1.015—1.017間,受精卵4小時細胞開始分裂,125小時后仔魚陸續脫膜浮出,4天后仔魚開始平游攝食。
四、仔魚培育
仔魚孵出3天,開始投放小球藻,使池塘小球藻濃度保持在2×105個/ml,孵出4天的仔魚開口以投喂輪蟲為主,第一次在池塘中添加輪蟲150億只,以后陸續投喂,使池塘保持一定的輪蟲密度,總共投放了350億只輪蟲。第5天仔魚開始攝食豐年蟲無節幼體和橈足類,同時還利用人工挖取新鮮的海泥置于0.3公頃的池塘。40日齡前后稚魚進入幼魚期,這時適當增加豐年蟲無節幼體和橈足類投喂量。從稚魚后期至幼魚前期,食性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第50日齡前后幼魚全長約2cm,轉食硅藻。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