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纖毛蟲中的多子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身體渾圓得象個球體。蟲體長達422微米,寬358微米,可以說是原蟲中的"大個子",連肉眼都可以看見它!每個小瓜蟲周身長滿短而密的纖毛,這些纖毛排列很有規則,象西瓜皮上的肋紋,在反射光下觀察,確實似個"西瓜"哩!怪不得呼其名為"小瓜蟲"。成熟蟲體內都有一個馬蹄形大核,蟲體前端都有一個"6"字形的漏斗壯胞口,小瓜蟲的食物大多由此進入。
小瓜蟲幼蟲酷似一只只鞋底,有時也呈長橢圓形,身體前端有一鉆孔齒體后有一條細長的尾毛,大核呈香腸形或棒狀。其前端的鉆孔齒的功用可奇妙了,依靠它的不斷鉆動,幼蟲就可以鉆入魚的皮膚或鰓組織中寄生,而魚兒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性物質將幼蟲寶寶包圍,形成一個個肉眼可見的白色小囊泡,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組織反應的一種表現。但被包圍在小囊泡中的幼蟲倒無所謂,在里面它照樣可以利用魚兒的組織細胞作為營養,進一步發育成成蟲。它長大為成蟲后,可不甘委屈于這小囊泡中,為此,它往往破囊而出,漂落于水中。成蟲在水中自由游泳一段時間后就靜止下來,停在水池的草叢或其它物體上,然后蟲體本身分泌一層膠質膜包圍著蟲體,形成胞囊。這時胞囊內的成蟲以二分裂法繁殖出數以百計的小纖毛幼蟲。后來,幼蟲沖破胞囊,又攻擊其它魚兒,再在魚體皮膚或鰓上形成前面所見的小囊泡,完成一個生命周期。此蟲對魚類寄生沒有什么選擇性,不過這家伙可惹不得,因為它繁殖快,特別是在水溫15--25度間更適合它的生長。該蟲具有暴發性發病特點,多數淡水魚類深受其害,尤其對五彩繽紛奇妙姿態的金魚危害更甚。國內飼養的觀賞金魚,常被小瓜蟲侵襲,病魚顯得神志恍惚。蟲體除了侵襲魚的鰓、皮膚及鰭外,連眼睛也光顧到了。魚兒的眼睛被小瓜蟲侵襲后,眼球變得混濁,乃至盲掉這樣的魚兒即使死不了,以后生活之艱難也可想而知了。小瓜蟲寄生的部位常常發炎,產生白色的小囊泡,所以,人們又稱此病為"白點病"。
據Buschkiel指出,小瓜蟲侵入真皮層會損害血管。Ptugtelder(1950)證實小瓜蟲還可以侵入頭部肌肉。治療用藥不易將蟲體殺死,原因是它們已集中到真皮內,被藥殺死的僅是自由游泳階段的蟲體。這種蟲體從自由游泳到進入皮膚寄生約需3天時間。預防方法是將魚轉入大池塘里疏養,可避免病魚相互接觸傳染。
治療方法:
(1)用醋酸銅0.3ppm全池遍灑。
(2)以1:5000的福爾馬林溶液藥浴一小時,每隔一至二周又進行一次。
(3)用2--3%濃度的食鹽水藥浴5分鐘,有一定療效。
(4)以亞甲基藍全池潑灑,使池水成3ppm濃度,每隔3--4天灑一次,反復進行3--4次。
(5)以硝酸亞汞全池潑灑(只適于觀賞魚),濃度為0.1ppm。
(6)用辣椒粉水全池潑灑,濃度為1ppm。
(7)國外學者設置特別的水槽,這種水槽壁上有不大的孔,當魚沿著水槽前進時,這些孔就會噴出細而急的水柱射到魚身上,將皮膚上的囊泡沖走,小瓜蟲就從魚體表面掉下。
(8)采用改變生態條件的辦法,在小瓜蟲病流行季節,引用礦泉水或者工廠排出的干凈溫水來提高池水溫度至26--30度,保持4--10天,能有效地使小瓜蟲從魚體身上脫落,然后將脫落的蟲體用清掃魚池和換水的方法清除。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