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王勵之共有10畝水稻田,1987年初,發現稻田里的黃鱔繁殖生長特別快,于是他萌生了 稻田養黃鱔的 念頭。1988年初春,他在市場上以每公斤8.4元的價格購買了100公斤每條1兩重的黃鱔苗投 放進2畝稻田。秋后,他將長成0.25公斤以上的留下繁殖,剩余180多公斤小的到市場去賣 ,由于黃鱔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每公斤售價達24元,僅此一項,當年凈賺了4320元。
初嘗甜頭的王勵之開闊了視野,將稻田全部養了黃鱔,并在10畝地里一次性投入了700 公斤種苗。經過他的精心照料和喂養,秋后撈出近500公斤規格小的出售,賺了14000多元, 而那些身上有黃斑、黑點的0.25公斤以上的良種,一部分留下繁殖,另一部分等到臘月或 正月才撈出到無錫、蘇州等地出售,每公斤價格都在80多元以上。
稻田里很適合養黃鱔。因為黃鱔喜歡在淺水里生活,并喜歡避陰,但至關重要的是 一條是防逃。為了防逃,王勵之在稻田四周的堆堤中間開挖一條小溝,埋上塑料薄膜,在周 圍3米多寬的暫養溝子里種植了茨菇、茭白等水生植物,在堆堤上栽植了梨樹,種了上串葉 松草等。為了解決鱔魚的餌料,王勵之養了幾百只雞、鴨和20多只黑山羊。同時,他還在田 里放了一批泥鰍,小的供鱔魚食用,大的上市去賣,每年僅泥鰍的收入就能賺個六、七千 元。每到冬季,鱔魚都鉆到稻田四周的溝子里冬眠,王勵之便在溝子里鋪上稻草,給鱔魚保 暖,有客戶需要時,再用叉子刨出來出售。
稻田養鱔投入小,風險小,但收入很可觀。王勵之10畝稻田地每年養黃鱔、泥 鰍收入6萬多元;雞、鴨、羊2000多元;茨菇、茭白近1000元,還有水稻和大麥也能賣上七 、八千元,除去成本,每畝還能純賺5000多元。現在他又到鄰組承包了20畝田,準備用來發展稻田養鱔。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