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烏鱧無公害食品的環境條件、親魚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培育、食用魚飼養技術。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1607 漁業水質標準
GB13078 飼料衛生標準
NY5051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
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
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
SC/T1006淡水網箱養魚 通用技術要求
SC/1008--1994T池塘常規培育魚苗魚種技術規范
SC/T1016(所有部分)中國池塘養魚技術規范
2 環境條件
2.1水源
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灌方便,進排水分開,不得有威脅養殖用水的污染源。
2.2水質
應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規定,其中水體適宜透明度為30~50,PH值為70~85溶氧量3 。
3 池塘
池塘條件見表1。
表1 池塘條件
池塘類別 形狀 面積/㎡ 池深/m 水深/m 淤泥厚度/㎝
灑魚池 300~700 1.5~2 1.0~1.5 20左右
苗種池 50~667 1.0~1.5 0.4~1.2 0~10
食用魚 飼養魚池 長方形 南北向 333~1000 2.0~2.5 1.5~2 20左右
注:套養烏鱧的池塘條件按SC/T1016(所有部分)規定執行。
4 親魚培育
4.1 親魚選擇
4.1.1親魚來源
選擇從江河、湖泊、河溝捕撈的體格健壯、無傷無病的野生烏鱧作親魚。
4.1.2形態特征
身體延長略呈棒形或圓筒形,前部近圓形,后部較側扁,背部、頭背面與身體側面呈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體側有不規則斑紋。
4.1.3繁殖年齡和體重
繁殖年齡2冬齡以上,體重1以上為宜。
2親魚放養
4.2.1放養前的準備
4.2.1.1清塘清毒
按SC/T1008規定執行。
4.2.1.2移植水草
在池中種植鳳眼蓮等水生植物,水草面積為池塘水面積的20%~25%,供親魚隱蔽棲息。
4.2.1.3投餌料量
投放規格為5cm~10cm活的小鯽魚、鯉魚、和小雜魚,要求健康活潑,無病無傷,并經3%~5%食鹽水浸泡5min~10min消毒處理,投放量為450㎏/h㎡~750㎏/h㎡。
4.2.2放養方法
宜在9月或3月底、4月初池塘清毒10d~15d后放養,親魚下塘前用3%~5%食鹽水浸泡5min~10min消毒,放養密度為每667㎡放養100㎏~150㎏。雌雄親魚比例為1:1~1.25。4月底前將親魚按雌雄分塘飼養。
4.3培育管理
4.3.1投飼
4.3.1.1飼料要求
動物性飲料要求新鮮、適口,無腐敗變質,無污染,配合飼料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的含量不低于40%,其安全可靠要求應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規定。
4.3.1.2投飼方法
采用“四定”投喂:
定時:每天再次,上午9時~10時,下午4時~5時各投喂一次;
定位:每次投飼在固定的食臺內;
定質:按4.3.1.1規定執行,其中動物性飼料占70%,配合飼料30%;
定量:日投飼量的確定3月~4月為親魚重量的2%~3%,5月~9月為6%~8%,10月~11月為1%~3%,上午投飼量占30%~35%,下午抽飼量占65%~70%。催產前2d~3d停止投飼;畹男‰s魚投喂,應根據活餌料魚為源,每10d~15d投放一次,每次350㎏~450㎏/h㎡。
4.3.2水質調控
4月初至催產前每10d加注新水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0cm~20cm。6月中旬至入冬前每月換水一次,每次換水20cm~30cm。
飼養期間每半月用生石灰溶水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用量15g/m3~20g /m3。越冬其每月一次,生石灰用量為20 g/m3~25 g/m3,以改善水質。
4.3.3日常管理
早晚巡視,觀察親魚的攝食、活動、水質變化、水位變化情況,檢查進出水口設施和池埂,發現問題時采取措施,,并做好記錄,建立檔案。
5 人工繁殖
5.1人工催產
5.1.1催產期
根據親魚發良情況和水溫確定催產期,適宜水溫為22℃~28℃。親魚發育良好,水溫上升快,可5月初進行催產;親魚發育一般,水溫上升緩慢,可在6月中下旬進行催產。
5.1.2催產親魚挑選
挑選腹部明顯膨大松軟、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外突擴大成圓形、可挖出成熟卵粒的雌魚和腹部稍有肥大松軟,生殖孔稍有擴大、微凹、呈三角形的雄魚,用于催產。
5.1.3催產藥和及劑量
單一催產藥物催產
鯉腦垂體(PG)雌魚5mg/㎏~8mg/㎏,雄魚為雌魚的50%~70%;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魚1600IU/㎏~2400IU/㎏,雄魚為雌魚的50%;
混合催產藥物催產,催產雌魚有以下三種組合:
鯉腦垂體(PG)2mg/㎏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IU/㎏~16000IU/㎏;
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RH-A)40μg/㎏~90μg/㎏(或LRH-A2μg/㎏4~9μg/㎏)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200 IU/㎏~400 IU/㎏;
馬來酸地歐酮3mg/㎏~5mg/㎏加絨毛膜促性激素800 IU/㎏~1000 IU/㎏加促黃體素釋放激素15μg/㎏)~20μg/㎏)(LRH-A21.5μg/㎏)~2.0μg/㎏))。
5.1.4 產卵
采用自然產卵受精方法,將已注射催產劑的親魚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清洗干凈的產卵設備(孵化缸、孵化槽、水泥孵化池)中,每1m3水體放魚4尾~6尾。在產卵設備中設置鳳眼蓮、喜旱蓮子草等水生植物,面積為水面積的30%~50%,或設置3把/m3~5把/ m3棕片作人工魚巢,靜水產卵。產卵結束后把親魚撈起放入親魚培育池。
5.2 魚苗孵化
5.2.1孵化設施
采用孵缸或孵化槽,水深0,8m~1.0m,容積為1.0 m3~1.5 m3,也可使用容積為3 m3~10 m3水泥池。
5.2.2放卵密度
微流水孵化放卵105 粒/m3,靜水孵化放卵1.0×104粒/m3~1.5×104粒/m3。
5.2.3孵化管理
微流水孵化以每小時換水0.5 m3~1.0 m3為宜,保持水位穩定;靜水孵化每天換水30%~50%,邊排邊進。及時剔除死卵,勤刷過濾紗窗,預防水霉病發生,防止水溫突變。
5.2.4出苗
魚苗出膜后經4d~5d,能靈活平游時出苗。
6 苗種培育
6.1 夏花魚種培育
6.1.1魚苗放養前的準備
按SC/T1008規定執行。
6.1.2魚苗放養
同一池塘放養同一批孵化的魚苗,水溫差不超過±2,放養密度為100尾/㎡~150尾/㎡。
6.1.3培育管理
按SC/T1008規定執行。
2大規格魚種培育
1放養前的準備
按SC/T1008規定執行。
2夏花魚種放養
放養養(45×104~75×104)尾/h㎡為宜,夏花魚種要求規格整齊,無病無傷無畸形,體質健壯,游動活潑。采用一次放足,兩級分養,當夏花魚種長到規格10cm時,分池飼養。
6.2.3施肥
施用腐熟發酵后的綠肥或人畜禽糞肥,根據池塘水色靈活掌握施肥次數和施肥量,一般每7d施用750㎏~2250㎏/h㎡,施用時清除肥料中的雜物,兌水均勻潑灑魚池四周。
6.2.4投飼
6.2.4.1飼料種類
動物性飼料(水蚤、水蚯蚓、螺蚌肉、小魚、小蝦),人工飼料(酵母、玉米、麥粉、配合飼料)。
6.2.4.2飼料質量
按4.3.1.1規定執行。
6.2.4.3投飼量
日投飼量為池內魚種重量的4%~8%。
6.2.4.4投飼時間
上午9時~10時,下午4時~5時各投飼一次。
6.2.4.5投飼方法
動物性飼料占60%,人工飼料占40%,上午投喂日投飼量的25%~30%,下午投喂日投飼量的70~75%,先投人工飼料,后投動物性飼料,飼料均勻撒在魚池四周。
6.2.4.6培育管理
按SC/T1008的規定執行。
7 食用魚池塘飼養
7.1常規魚類混養池套養
7.1.1 魚種放養時間
魚種放養在5月初至6月底進行。魚種規格為4cm~13cm,最適宜規格為8cm~10cm,同一池塘放養魚種的規格基本一致每公頃放養150尾~450尾為宜。
7.1.2飼養管理
7.1.2.1增加投飼量
在常規投飼量基礎上增投池塘中烏鱧重量10%~15%的飼料量。
7.1.2.2種植水草
沿池塘四周種植0.6m~0.8m寬的水生植物(鳳眼蓮),水生植物面積為池塘水體面積的15%~20%。
7.1.2.3防逃
常年保持池塘水面與池埂面距離40cm~50cm,進出水口安置防逃設施。
7.2 池塘單養
7.2.1放種前的準備
7.2.1.1 清塘消毒 按SC/T1008規定執行。
7.2.1.2 種植水草 按4.2.1.2規定執行。
7.2.2 魚種放養
7.2.2.1魚種質量
規格整齊,個體16㎝~20㎝,體質健壯,體表色澤鮮艷,鱗片完整,游動敏捷,無病無傷無畸形。
7.2.2.2放養方法
魚種放養宜在1~3月進行,魚種下塘前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5min~10min消毒,殺滅各種病原體。魚種放養密度根據養成規格和產量確定,每公頃放養30000尾~75000尾為宜。
7.2.3 飼養管理
7.2.3.1 飼料種類 小雜魚、畜禽屠宰下腳料、蚯蚓、蠅蛆和人工配合飼料。
7.2.3.2飼料質量 按4.3.1.1的規定執行。
7.2.3.3投飼量 日投飼量:3月~4月為池內烏鱧重量的1%~4%,5月~9月為5%~9%,10月~11月為1%~5%。
7.2.3.4投飼時間 按6.2.4.4的規定執行。
7.2.3.5投飼方法 動物性飼料占60%,配合飼料占40%,也可全部投喂動物性飼料。上午投喂日投飼量的30%~35%,下午投喂日投飼量的65%~70%。先投配合飼料,后投動物性飼料,飼料投在固定的食臺內。
7.2.3.6水質調控
3月~5月15d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的33%,6月~9月每10d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的40%,每15d潑灑生石灰一次,生石灰用量為10g/m3~15 g/m3。調節池水PH值為7.0~8.5,池塘水色為油綠(綠豆青)色,保持水質溶氧充足,清潔衛生。
7.2.3.7病害防治
要求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預防,積極治療。徹底清塘消毒,魚種消毒,調節水質,細心操作,避免魚體受傷。防治藥物的使用執行NY5071的規定。
7.2.3.8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清晨觀察池塘水色變化,魚的活動情況,檢查塘基有無滲漏,防逃使用設施是否完好。下午著重觀察池塘水質、魚的吃食情況和有無發病征兆。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8 食用魚網箱飼養
8.1 網箱要求 按SC/T1006的規定執行。
8.2 設置水草 在網箱內放置鳳眼蓮或喜旱蓮子草等,面積占網箱面積的40%~50%。
8.3 魚種放養
8.3.1 魚種質量
按7.2.2.1的規定執行。
8.3.2 放養方法
放養魚種宜在1月~4月進行,魚種進箱前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5min~10min消毒,殺滅各種病原體,操作輕便,防止魚體受傷,放養量以10尾m3/~15尾/ m3為宜。
8.3.3飼料投喂 參照7.2.3.1~7.2.3.5的規定執行。
8.3.4日常管理 按SC/T1006的規定執行。
8.3.4病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防治藥物的使用執行NY5071的規定。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