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黃鱔人工飼養技術問題解答特邀佳賓:高志惠主持人:近幾年養殖黃鱔的農民朋友較多,有養殖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有養殖賺錢的,也有賺大錢的。為滿足廣大聽眾對這門技術的要求,我們曾請過湖北省水產研究所的專家高志惠老師,在“致富早班車”和“西部開發農業廣播教育講座”節目中多次講授養鱔技術,每次播出后,尋求技術資料的熱線總是不斷。為此,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又連續兩年、三次在湖北黃鱔養殖基地請高老師面授這門技術,學員們反映受益非淺。為幫助新養殖戶獲得成功,老養殖戶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們再次把高老師請到了現場,請她將養鱔經驗關鍵技術再給大家點播一下。另外,來到現場的還有來自湖南的一位新養殖戶聞育才朋友。我們一起座談怎么樣養殖黃鱔才能成功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問:高老師,養殖黃鱔的人這么多,究竟養鱔行不行,能不能賺錢?
答:近幾年來,我國名特優水產品種養殖發展十分迅速。黃鱔以其特有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和市場的價位,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又因其人工養殖占地少、成本低、收入高、抗病能力強、飼養管理容易等優點,得以迅速發展。但是,黃鱔的養殖和其它名特優水產品種養殖一樣,它與常規魚類養殖相比,在苗種、飼料、基礎設施、養殖技術等方面都有它的特殊性。因此,一定要熟練地掌握黃鱔的養殖技術,才能盡可能地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能賺錢,若能運作的好,是可以賺大錢的。
問:高老師,養黃鱔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呢?
答:一般是以下五個方面,苗種選購馴化技術、飼養方式的選擇、管理技術、餌料供給技術和病害防治技術。
問:能不能給我們詳細講講這幾個技術要點,哪個最重要?
答:可以,要說重要都重要,苗種是養殖基礎,沒有苗種就談不上養;管理技術、餌料供給和病害防治技術是保證和提高成活率的措施,飼養方式的選擇則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措施。先講講苗種的選購及馴化技術。目前黃鱔的人工養殖,鱔苗種的來源一般情況下有三個,一是從市場上采購;二是在每年的4-10月份在野外天然水域中自捕。三是在人工控制下生產繁殖的苗,精心培養的苗種。以上三種苗種無論是自捕還是購買,都要嚴格挑選,千萬別選上受傷害的苗種,以造成在養殖中的大批死亡,而導致養殖失敗,過不了養殖黃鱔的第一關。農民朋友們,您們有的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那就是自已采集野生鱔種,就地取材,便利又節省錢,為什么要舍近求遠的去花錢呢?
問:您是說我們耕田耙田時捕捉的鱔可以養是不是?
高:當然可以。每年春季,當水溫上升到15℃以上,在土層越冬的鱔種苗紛紛出洞覓食,可在湖泊河溝捕撈,也可利用春耕之際在水田內捕撈。捕撈工作一般在晚上進行。方法有鱔籠誘捕、燈光照捕、用三角網在河道或湖泊長有水花生的地方抄捕。
問:具體怎么操作能不能介紹一下?
答:第一種是放竹制鱔籠誘捕,就是那種入口有倒竹刺、黃鱔易進不易出的籠子,放多少自己定。籠內放豬肝、蝦、蚯蚓等作誘餌,放入塘四周或底部,夜放早晨齲第二種是用2~4平方米的網片置于水中,網片正中置黃鱔喜食的豬肝、蝦、蚯蚓等餌料,隨后蓋上蘆席或草包沉入水底,約15分鐘后,將四角迅速提起,掀開蘆席或草包,便可收捕大量黃鱔。第三種是干田挖捕,春初,趁黃鱔大多還潛伏在泥土表層時,可將田水排干,結合春耕生產,耙田翻泥捕鱔。用來飼養的鱔種必須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問:高老師,捕捉來的黃鱔不吃食,特別是先頭幾天什么都不吃,后來才慢慢的吃些蚯蚓,我也沒有那么些蚯蚓喂養,要改喂其它餌料,采取什么措施比較好。
答:捕捉來的黃鱔為野生的鱔,這種鱔作鱔種養是要經過處理的。因為,野生鱔種不適應人工飼養的環境,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餌料,必須要經過飼料的馴化過程和環境適應過程;再就是野生鱔種大部分體內有寄生蟲并伴發腸炎,因此還要在馴飼過程中用藥物殺蟲消炎。具體的方法是:鱔種放養3一4天內先不投飼,然后將池水排干,加入新水。待黃鱔處于饑餓狀態,即可在晚上進行引食。將黃鱔愛吃的蚯蚓、螺蚌肉、蛙肉等切碎,分成幾個小堆,放入池內食臺上。第一天投飼量為鱔種總重量的1%一2%,第二天可增加到2%一3%,待黃鱔吃食正常后可在飼料中摻入其它來源比較豐富的人工飼料,如蠶蛹、蠅蛆、煮熟的動物內臟和血粉、魚粉、豆餅、菜籽餅、麩皮、米糠、瓜皮等。第一天可取代飲食飼料的1/5,以后每天增加l/5的量,5一6天后可完全投喂人工飼料。由于黃鱔習慣在晚上吃食,因此馴飼多在傍晚(一般是19-20時)進行。待馴飼的差不多后,慢慢的在每天早上加投一次,夏季是早上的8-9時,春秋季稍微遲一點上午10時;然后在傍晚再投飼一次,投飼量以傍晚的為主占約總投餌量的60-70%,上午僅投30-40%。黃鱔能早晚正常吃食了,這才算是人工馴養完全成功。殺蟲消炎就是把選好的藥物拌在餌料里投喂。具體的藥物、藥量及用藥方法在后面病害防治中專講。
問:高老師:我們那里大部分是在外面購買的黃鱔苗種,回來后邊養邊死,養到后來剩不下幾條了,這是什么原因?答:養殖黃鱔能否獲得成功,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目前黃鱔的人工培育苗種很少的情況下,黃鱔種苗的選購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有很多初養者不怎么懂得購種技術,在外購得大批種苗,沒有把握好技術關,有這樣或者是有那樣的潛在問題,表面上看不出來。因此,在飼養過程中,一邊養一邊就出現各種各樣的病害問題了,若不即時采取措施,就會邊養邊死,這樣一來黃鱔的養殖成活率就低,以致于使養殖失敗,損失是嚴重的。下面我們總結多方面的養殖經驗,介紹在選購黃鱔苗種的6個關鍵問題。
1、要選擇正規的黃鱔養殖場家。購苗時,必須考慮養殖場家是否正規。黃鱔種苗是否是人工培育。正規的黃鱔養殖場家培育的黃鱔苗,已經過人工馴化,這種黃鱔種苗抗逆性強,成活率高,喂養起來飼料適應快,生長也較快。
2、要正確選擇購黃鱔的苗種季節。購黃鱔種苗最好選擇在每年的4月份、5月初,以避開5月中旬至7月份的黃鱔性成熟繁殖期。選購黃鱔苗種不要在炎熱的夏天和嚴寒的冬天,夏季7一8月份時,收集、運輸黃鱔,易對鱔造成傷害而感染生病:冬季黃鱔的價位較高,這時購鱔作種不合算。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