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黃鱔對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適宜生長水溫為15℃~30℃,20-30℃時活動力最強、生長快、餌料利用率高。在這段時間要注意飼料的投喂,讓黃鱔吃飽。當水溫低于15℃時黃鱔不攝食,進入冬眠狀態。所以在江北地帶,4月份水溫不穩定時,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餌誘黃鱔出洞,以免水溫度變化大造成黃鱔疾病。黃鱔可采用濕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層濕,天冷和下雪時可加一層稻草或干草等保溫,防止結冰;也可采用深水越冬法,但有個缺點,第二年天氣變暖時黃鱔活動能力增強會出洞尋找食物,但該法由于此時天氣、水溫尚不穩定黃鱔易患感冒等疾病。
pH值也叫即酸堿度。在飼養過程中,如果溶氧不足,氧化過程受抑制,餌料殘渣、有機物、排泄物等逐漸積累,分解不充分,就會積存有機酸而使pH值下降,影響黃鱔的生長,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換新鮮、干凈的水,因黃鱔喜歡干凈的水質,平時要注意經常換水和測定pH值,黃鱔一般適宜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水域里(pH值在6.5~7.6之間),換水時要注意天氣和水溫,每次換水以3厘米~5厘米為宜,宜先慢慢放入新鮮水后再慢慢排放老水。發病季節也應照此處理。因換水過快,易造成溫差大,從而使黃鱔感冒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