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黑體病
[診斷]該病魚魚體發黑,消瘦,停食,嚴重時魚體常頭部向上,垂懸于水表層,直至死亡。
[治療]保持水質清潔,用五倍子和生石灰水全池潑灑。
2、腸炎病
[診斷]病魚體消瘦發黑,腹部膨脹,離群獨游,輕壓腹部,有淡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剖腹可見腹部積水,腸壁充血發炎,紅紫色,后腸尤甚,腸粘膜潰爛脫落。
[治療]用漂白粉全池潑灑;用呋喃唑酮拌入飼料,用五倍子、漂白粉潑灑,再用磺胺胍配成藥餌投喂。
3、氣泡病
[診斷]病魚浮于水面,腹部朝天,腹內有一氣泡,不能不沉。是魚誤食氣泡所致。
[治療]迅速注入新水,并投以充足的活餌料,用食鹽對水后全池潑灑。
4、水霉病
[診斷]病魚感染水霉菌后,其體表出現灰白色的團狀菌絲,形如棉絮狀。菌絲逐步擴展后,魚游動失常,皮膚粘液增多,食欲減退,最后消瘦死亡。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撈、運輸過程中受傷,或由于低溫凍傷引起。
[治療]操作時勿傷魚體,用孔雀石浸洗魚體或魚卵;用食鹽水浸洗病魚,用漂白粉全池潑灑;用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
5、車輪蟲病
[診斷]個體大的車輪蟲寄生于皮膚和鰭條上,引起體色發黑,身體消瘦,游動緩慢。個體小的車輪蟲聚集在鰓的邊緣和縫隙,在鰓上不斷滑動,刺激鰓組織,嚴重時使鰓絲邊緣發白腐爛,病魚暗黑消瘦,離群靠近池邊緩慢游動。大量寄生時幼魚的生長發育受阻甚至死亡。
[治療]用生石灰徹底清塘,苗種分塘、轉池、越冬時要用硫酸銅浸洗;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全池遍灑。
6、尾孢子蟲病
[診斷]中華尾孢子蟲寄生于魚的鰭條、皮膚,引起魚體出現灰白色點狀的小瘤或塊狀。
[治療]清除過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可殺死淤泥中的孢子;用晶體敵百蟲遍灑。
7、三代蟲病
[診斷]由于寄生魚體的三代蟲的運動,損傷魚的體表和鰓絲,使得魚體分泌灰白色粘液體表,嚴重感染時可引起成批死亡。
[治療]用敵百蟲浸洗;用晶體敵百蟲全池遍撒;用敵百蟲與面堿合劑潑灑。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