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淡水白鯧親魚產卵后的護理是生產中要引起重視的工作。因為在催產過程中,常常會引起魚的受傷,如不加以護理,就會造成親魚的死亡。所以從捕撈親魚開始,到產后回池,每一操作過程都要避免親魚受傷。如捕撈親魚網的網目過大,網線粗糙,能使親魚鰭條撕裂,擦傷魚體;捕魚操作時動作不細心、不協調造成親魚擅傷、擦傷;氣溫高親魚放在魚夾內運輸太長,造成缺氧損傷;產卵池中捕親魚時不注意網離開池壁,兔體擅在池壁上受傷等。所以催產中必須操作細心,注意避免親龜受傷。如親魚已受傷,則必須加強護理。
產后的淡水白鯧親魚,首先應該放入水質清新的池塘里,并精心飼養,使其迅速恢復體質。為了防止親魚傷口感染,可對產后的親魚加強防病措施,進行傷口涂藥和注射抗菌素。親魚表皮有輕度外傷,可選用高錳酸鉀溶液、磺胺藥膏、呋喃西林藥膏和青霉素藥膏等涂擦傷口,以防傷口潰爛。對受傷比較嚴重的親魚,除涂消炎藥外,需要注射青霉京,每千克體
重注射1萬單位,或注射10%磺胺噻唑鈉,每千克體重注射o.1毫升。對進行人工授精的親魚,一般受傷比較嚴重,必須在傷口涂藥和注射抗菌素藥物,以減少產后親魚的死亡。
對于半產或未產親魚,除正常護理外,在親魚下塘時,要擠出腹中魚卵,以免下塘后卵子吸水膨脹,導致親魚死亡。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