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采用野生鱔苗進行人工養殖 ,小規模低密度時,投喂蚯蚓、小雜魚、河蚌、螺類 、昆蟲等新鮮活餌料,黃鱔能夠很快形成攝食習慣。但在大規模(1000平方米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養殖時,投喂這類餌料,就有明顯的弊病,如餌料難以長期穩定供應、餌料系數高等。 因此,進行黃鱔大規模人工養殖必須要進行人工馴養 ,使其攝食人工配合餌料。目前,國內已有黃鱔灶生產專用飼料, 具有攝食率高、增重快、餌料系數低等優點。馴養具體操作如下:
一、 馴養前的準備工作
⑴河蚌。收購鮮活河蚌置于池塘暫養貯存。⑵黃鱔專用配合餌料。⑶冷柜。河蚌肉使用前,先進行冷凍處理。⑷絞肉機(大號)。配2副模孔(6~7毫米隨機售,另需自制3~4毫米規格模孔1副)。⑸1.5千瓦單相電機1臺。
二、 馴養方法
選用新鮮蚌肉,經冷凍處理后,用絞肉機加6~7毫米模孔加工成肉糜。將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勻潑灑。每天下午5~7點投喂1次,投喂量控制在黃鱔總量的1 % 范圍內。這種喂量遠低于黃鱔飽食量,因此黃鱔始終處于饑餓狀態 ,以便于建立黃鱔群體集中攝食條件反射。3天后,觀察到黃鱔攝食旺盛,即改為定點投喂。一般每20平方米設4~6個點,繼續投喂2天,投喂量仍為1%,此時黃鱔基本能在3分鐘內吃完。第6天即改投人工配合餌料,每天下午5~7點投喂1次,投喂時直接撒入定點投喂區域,投喂量為鱔苗體重的2%,以15分鐘內吃完為度,以提高餌料利用率。
三、 黃鱔人工配合餌料的調制
飼料廠生產的專用飼料不能直接投喂,必須先進行調制,用黃鱔專用飼料65%加入新鮮河蚌肉漿35 %(3~4毫米絞肉機加工而成)和適量皖龍五號(黃鱔消化功能促進劑),手工或用攪拌機充分拌和成面團狀,然后用3~4毫米模孔絞肉機壓制成直徑3~ 4毫米、長3~4毫米的軟條形餌料,略為風干即可投喂。如此配制的餌料投喂效果極為理想。在有土的規模養殖中,餌料系數為3; 在無土流水工廠化養殖中,餌料系數可降到2~2.5。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