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甲魚養殖產業發展迅猛,進入了工廠化養殖階段,但其價格持續下跌,已進入薄利階段。因此,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是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因飼料使用不當造成水質惡化,導致勤換水,浪費人力和能源;甲魚在水質惡化的生態環境中更易發病,需多用藥物來防治,又增加了藥費并影響成活率,所以在如何降低飼料成本方面大有潛力可挖。
一、選擇優質的飼料
1.品牌和規模 和甲魚養殖業一樣,特種水產飼料行業也進入薄利階段,只有靠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靠穩定的質量塑造品牌。作為養殖戶,不應圖便宜使用劣質飼料,只有選擇好的品牌,養殖才有保障。
2.粘彈性 現在大多數養殖場采用水下投喂方式,飼料的粘彈性是飼料質量的重要方面。影響粘彈性的主要因素:α淀粉的質量、α淀粉與魚粉的配合、魚粉的新鮮程度、原料的超微粉碎細度。因此,并非多加粘合劑就能做到良好的粘彈性。天邦飼料選用優質進口淀粉,不使用任何化學粘合劑,而粘彈性非常好。
3.營養平衡 飼料中各種營養有一定的配比組合,配比達到合理狀態,甲魚生長也達到最佳,飼料系數也低。即使全部使用魚粉,甲魚生長也不如配合飼料。這就是為什么使用天邦飼料養成的甲魚的油脂淡黃色、底板大、裙邊寬,而某些飼料只長肉不長骨架,養成的甲魚形狀象烏龜,甚至在今后養殖過剩情況下難以銷售。此外,飼料中不能添加激素,否則往往前期生長較快,而后期病害多,不明原因死亡的多。
二、科學的投喂
1.水上投喂和水下投喂 兩種投喂方式各有利弊。水下投喂符合甲魚的攝食習性,甲魚在飼料臺上攝食,有安全感,可連續攝食吞咽,攝食效率高,攝食活動不受外界干擾,攝食速度快,吃食穩定。在溫室中只要水溫控制合適,室溫的高低影響不大。但如果飼料質量差,粘、彈性不好,餌料泡在水中,散失快,污染水體。而水上投喂會受外界的氣候與環境的干擾,甲魚吃食不穩定。
溫室養殖要求室溫高于水溫,甲魚才愿意出來吃食,所以保溫條件差的養殖場在投料前必須先加溫,既加大勞動強度、不利管理又浪費能源。
外池養殖中,飼料在空氣中因擺放時間過長會失水變硬,而且在太陽的照射下脂肪、維生素被氧化、失活,飼料利用率降低,甚至腐敗變質,影響甲魚的正常生長。所以有的養殖場不控制吃食時間,使飼料在光照和高溫環境下時間過長,甲魚在高溫季節容易得腸炎病,嚴重者誘發白底板病。個別養殖場把飼料制成團狀,甲魚在吃食過程中脖頸、爪子將飼料粘帶入水中,日積月累往往在食臺附近的池底沉積大量殘餌,浪費更大。
筆者認為,溫室中采用粘、彈性好的飼料制成軟顆粒飼料進行水下投餌,不僅可以提高甲魚的生長速度,而且可以降低餌料系數。在外塘建議采用軟顆粒飼料進行水上投餌(前期低溫吃食不旺盛階段,可以水下投喂過渡到水上)。無論何種投喂方式都需控制投喂量,使甲魚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將飼料吃完。
2.投喂次數 一般每天3次,過少生長不均勻,過頻驚動太大,也不利生長。
3.投喂時間 自然界甲魚吃食最旺盛的時間在日出和黃昏,外池養殖可在晚上再補充一次。雖然溫室中沒有光周期的變化,但甲魚體內的生物鐘也是和自然界同步的,最好也能一致。
三、投喂量的控制
筆者認為投喂量的控制和控制甲魚的吃食時間是同一個概念。甲魚最適投喂量應控制在八分飽,保持甲魚的饑餓感,形成對時間地點的條件反射可使飼料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吃完。除了散失浪費少,而且飼料中的營養成分被充分利用,避免飼料在水中溶解和高溫分解。適量投喂,甲魚對飼料的消化率也高,而且肝臟負荷輕,甲魚就不容易發病。所以有的養殖戶也發現飼料投喂得多,甲魚發病死亡也多。
在生產上,最簡單就是通過控制甲魚的攝食時間來控制投喂量,建議溫室和外池都應控制在半小時左右。有些外池養殖戶傍晚投喂的飼料要求在第二天早上吃完,實踐證明并不能起到多吃快長的目的。一些資料上介紹的日投喂率(單位重量的甲魚的日攝食量)可以作為參考:在幼甲階段(50克~200克)溫室養殖投喂率1%~2%,外池1.8~2.5%;成甲階段(200克以上)溫室養殖投喂率0.8%~1.4%,外池1.5~2.2%。
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和調查,筆者認為在甲魚的不同養殖階段,投喂量也應有所不同,簡單講“多-少-多”的規律。即在稚甲前階段(放苗半個月),適量多投,提高水的肥度,降低白斑病的發生概率;在幼甲階段,以防病長骨架為主要目的,應當控制投喂,甲魚以偏瘦為好,過肥則易發病;在出售前一個月,應當適當增加投喂,可以增加油脂的用量3%~5%,適當添加雞蛋、奶粉等,提高肥度。
四、保持穩定,減少應激
1.溫度 目前養殖以臺灣甲魚為主,水溫控制在30℃~31℃最合適,體內消化酶的活性達到最佳狀態,飼料的消化吸收最好。所以溫室環境穩定,飼料系數比較低。如福建湖州東林使用天邦幼甲料,去年全過程餌料系數為1.1,而外池受天氣變化,溫度不穩定,系數比溫室高一些。福建湖州東林東方村施建慶,2002年全年使用天邦料(溫室養殖)全過程系數為1.17;余杭運河鎮博陸鐘永達2002年全年使用天邦料(外池養殖)全過程系數為1.3。
2.換水 雖然新水換舊水,但水中的理化成分易發生變化,就會引起甲魚的應激反應,往往換水的前幾天吃食少,吃了也迅速排泄,飼料的利用率就低。因此最好溫室采取定期排污的方式,保持環境的穩定。湖州東林許多養殖戶為圖方便,放干水抓魚出售,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甲魚吃食不正常,甚至底板擦傷引起病害。再如浙江億達公司,2002年200多萬只苗全部使用天邦飼料,整個冬季極少換水,不僅能耗節省,而且每尾甲魚苗9個月平均可達到450克,每萬只投苗產量達到8000斤。
3.飼料 品牌飼料由于采購量大,一般幾批之間的銜接較好。而小規模的自配料廠家,由于采購量小,對原料(主要是魚粉)和成品的檢測手段落后,經常有口味不銜接的現象。甲魚體內消化系統忙于適應調整,飼料效率就低,系數就高。如蕭山、桐廬、海寧曾有很多養殖戶使用自配料,后因效果很差、操作麻煩,又紛紛轉用天邦飼料。
4.藥物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但很多養殖戶把藥品當補品,稚甲魚一入池就內服環丙沙星,用土霉素來做水色,每月定期內服抗生素。實踐證明內服抗生素對生長影響很大,特別是加重了肝臟負擔,影響消化液的分泌,服藥期間除了吃食會減少外,甲魚幾乎不生長。
此外,外用藥也要使用平和、少刺激的生石灰、氯制劑、碘制劑等,避免使用重金屬類藥物如孔雀石綠、硫酸亞鐵等。即使常用的認為很安全的生石灰,也不宜一次性高濃度施用。例如,已放入甲魚的養殖外池中發現野雜魚較多時,可以使用生石灰殺魚,甲魚對生石灰的最高耐受為240ppm,但要注意天氣及甲魚的健康程度,可以先施用50ppm鍛煉適應,隔天再施用100ppm。對于內臟不健康的甲魚,不要爛用抗生素,加重肝臟負擔,建議內服0.5%“肝胃散”效果明顯,一般7天見效,攝食明顯恢復,活力增強。
5.此外還應保持環境安靜,保持水色穩定等。總之,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是目前養殖降低成本的主要問題。綜上所述,飼料的利用率和很多因素相關。選擇優質的綠色飼料是養殖成功的前提,合理的投喂方式、適宜的投喂量、保持穩定良好的環境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