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黃鱔屬底層魚類,為長圓筒體型、營穴居生活,廣泛分布于河道、湖泊、池塘、溝渠及稻田等淺水水體,白天隱匿在水底泥沙之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黃鱔喜生活于靜水及微流水中,其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最適生長溫度為22~25℃。當水溫降低到10℃以下或升高到30℃以上時,則停止攝食,鉆入洞穴中越冬或度夏。
黃鱔是底層肉食性魚類,食量大、貪食,日攝食量占其體重的1/7左右;也能忍耐饑餓,長時間無食不會死亡,但體重下降。黃鱔以各種小型水生動物為主要食物,喜食輪蟲、枝角類、橈足類、水蚯蚓、昆蟲幼蟲及人工投喂的陸生蚯蚓、蠶蛹、蠅蛆等,也攝食小蛙、小魚、小蝦及蝌蚪。在動物性餌料不足時,還攝食一些植物性餌料,如浮萍、瓜皮、菜屑等。
當餌料缺乏時,黃鱔有同類相殘現象。因此,不同規格的鱔苗一定要嚴格分池飼養,切忌大小混養。同時,黃鱔對食物又具有嚴格的選擇性,一經適應某種食物后,就很難改變其食性,故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要做好餌料馴化工作,盡量投喂來源廣、價格低、增肉率高的混合餌料。目前,黃鱔養殖已較為普遍,但在養殖過程中,個體死亡率較高、生長速度較慢、產量較低,筆者針對技術咨詢及指導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黃鱔養殖的幾項重要技術措施進行了總結。
1. 苗種挑選
黃鱔養殖所需的苗種來源有兩個:人工繁殖與野外收集。不論何種來源,均應注意區別苗種類型。
1.1 好苗:
苗體呈黃色或略帶金黃色,且其中雜有較大的黑褐色斑點,這種苗生長速度快、增肉倍數可達到5~6倍,最適合于專業性養殖或進行單養。
1.2 中苗:
苗體呈青黃色,其中的雜斑較小,其生長速度一般、增肉倍數可達到3~4倍,比較適合于普通養殖,但專業養殖或單養時的產量較好苗為低。
1.3 劣苗:
苗體灰色或青灰色,雜斑不太明顯,其生長速度比較緩慢、增肉倍數僅1~2倍,只適合于農村家庭養魚時作為綜合利用的混養品種。
2 水質
黃鱔是肉食性魚類,喜生活于水質較為潔凈、pH值為7.6~8.5、池底有一定淤泥層的靜水或微流水水體。因此,養鱔池、尤其是苗種培育池要勤換水,一般每4天左右換水一次,夏季高溫時應每2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則視水質狀況,每次更換池水的1/3~1/2;微流水養鱔池則不必換水,但流速應控制在0.2m/s以內。同時,還要注意進水水溫與池水水溫差不要超過3℃。
可見,黃鱔養殖對水質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屬于酸性土壤的地區、肥水或水質腐敗的池塘均不適合于養鱔。而且,黃鱔本不易患病,但在這樣的水質條件下進行養殖,則極易誘發魚病,嚴重時會造成大批死亡。
3 投餌與馴食
由于黃鱔有同類相殘的習性,并對食物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在黃鱔養殖過程中,既要注意同池投放規格較為整齊的鱔苗,又要注意投喂足量的餌料,并及時進行馴食工作。
3.1 投餌量與投餌方法:黃鱔的日攝食量占其體重的1/7左右,定點、足量投餌有利于養成黃鱔集群攝食的習慣。
在鱔苗轉入培育池的頭兩天,應撒食蚯蚓碎片;第三天開始投喂活餌料。日投餌量約為放養重量的10~15%,分4~5次投喂;約半個月后,在鱔苗體長達30mm左右時,日投餌量減至放養重量的8~10%,分兩次投喂;又半個月后,當鱔苗體長達到50~55mm時,日投餌量再減至放養重量的6~8%,亦分兩次投喂,還可加入2~3%的配合餌料,以促進鱔苗的生長。
3.2 馴食:
一般在鱔苗入池的第三天就應開始進行馴食工作,即在主要餌料中加入陸生蚯蚓、蠅蛆、麥麩、米飯、菜屑等經濟、易得的餌料混合投喂。其方法是:
第一天投喂的馴食餌料量為放養重量的1~2%,并相應減少主要餌料的投喂量。第二天檢查鱔苗的攝食情況,若吃完,可將馴食餌料量加至2~3%;若未吃完,則撈出殘餌,并維持1~2%的投餌量或適當減少投餌量。
按此,逐次增加1%左右,至馴食餌料完全取代原主要餌料并正常攝食后,又可將經濟、易得的其它各種餌料,如蠶蛹、動物內臟、血粉、魚粉、餅類、瓜果等混入投喂,有條件的地方或單位,最好是馴喂配合餌料。再次馴喂時,一開始即可取代原投喂餌料的20%左右。若攝食正常,以后即按20%的比例逐步增加投喂量,5天以后,就可全部改投這些馴喂餌料;若攝食不正常,則撈出殘餌,并減少馴喂餌料的投喂比例,若仍不能正常攝食,則暫停投喂。
由于黃鱔對食物有嚴格的選擇性,對某種食物形成適應后,就不能改變食性,因此,在苗種培育過程中,進行多次、廣譜的馴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 防止池中黃鱔的相互纏繞
黃鱔為長圓筒體型,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經常集群攝食,極易發生相互纏繞,并越纏越緊,導致其因體力耗竭而死亡。目前,比較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在鱔池中混養少量的泥鰍。泥鰍是底層雜食性魚類,與黃鱔的取食時間一致,也是夜間覓食,因此,在黃鱔覓食時,泥鰍上竄下跳,有利于防止黃鱔相互纏繞,也有利于充分利用殘餌。一般,鱔池中泥鰍的放養量以1~2條/m2為好。太多,既影響黃鱔攝食,又與黃鱔搶食;太少,則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5 總結
在黃鱔養殖過程中,往往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死亡率較高或養鱔失敗,我們認為,上述有關鱔苗挑選、水質控制、廣譜馴食及放養泥鰍等四個方面的問題,是保證養鱔成功的重要技術措施。當然,其它如養鱔池必須建造成“廠”字形以防逃、規格不整齊的鱔苗要嚴格分池飼養等也應引起注意。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