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三、魚病及其防治
在長吻鮠的馴養研究和生產推廣中,已發現的魚病有20多種,其中細菌性魚病6種,真菌引起的魚病1種,原生動物引起的魚病5種,單殖吸蟲致病1種,甲殼動物引起的魚病2種,水質不良和溫度突變引起的魚病各1種;營養性疾病3種和化學物質中毒癥2種。這些病在苗種階段較易暴發流行,造成的損失也較嚴重,成魚階段只要認真貫徹綜合預防措施,一般較少患病,即使患了病,大都能夠治療。
(-)綜合預防措施
1. 徹底整理魚池,嚴格清塘消毒。
2. 魚種放養時,先用呋喃類藥物浸浴。
3.放養體質強壯、規格一致的無病魚種。
4.投喂優質飼料,禁喂變質飼料,貫徹“四看”、“四定”投飼法則。
5.千方百計調節好水質,定期用生石灰、滅蟲凈、強氯精等藥物遍灑,同時結合內服藥餌;定期對食臺和網箱及其周圍水域消毒。
網箱養的預防疾病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將網箱設置在有一定風浪或有緩流條件的敞水區,放置網箱的密度不能太大,網箱內放養的鮠魚密度也不宜太大,枯水期還要經常移動網箱。
(二)幾種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方法
1.腸炎病
〔病原〕點狀產氣單胞桿菌。
(癥狀〕病魚起初肛門不一走紅腫、腹部也不一定腫脹,剖開魚腹,大多為空腸,但可見食道和前腸充血發炎,嚴重者全腸發炎呈淺紅色,血膿充斥腸管。
[防治方法]禁喂腐敗變質的飼料;在用1毫克/升漂白粉或0.3毫克/升強氯精全池潑灑的同時,投喂用磺胺胍做成的藥餌,每100千克魚第一天用藥10克;第二天開始減半,連用6天為一個療程;或在每千克飼料中拌入痢特靈8~10片或慶大霉素針劑2支,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連喂3天為一個療程;或在每100千克飼料中加入土霉素粉劑40~100克,連喂5~7天。
2.爛鰓病
[病原〕魚害黏球菌。
[癥狀〕病魚體色發黑,離群緩游,鰓絲帶泥、多黏液、腐爛。死魚的鰓蓋和嘴巴常張開,鰓發白,可見骨條。
[防治方法]清除池底淤泥,多用生石灰消毒;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3毫克/升的強氯精全池潑灑;或用0.03毫克/升呋喃唑酮全池潑灑;或將呋喃唑酮做成藥餌投喂,用量為每100千克魚用藥35克,6天為一個療程。
3. 盤鉤蟲病
[病原〕盤鉤蟲。
[癥狀]寄生在魚鰓上,吸食魚血,破壞鰓組織,鰓上黏液增多,影響呼吸。
[防治方法〕用0.2~0.4毫克/升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療效顯著。
其他一些常見病如斜管蟲、車輪蟲病、錨頭鳋、鲺病、水霉病等的防治方法可參見一般的《魚病防治手冊》等書籍。
長吻鮠對常用水產藥物的忍受力遠不及草魚等傳統養殖對象,所以應嚴格用藥種類的選擇和藥量的稱量,不能錯用藥物和錯誤稱量。它對孔雀石綠、硝酸亞汞和硫酸銅等非常敏感,尤其需要慎用。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