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鱘魚養殖自90年代后期到現在,隨著養殖年限的延伸,疾病問題日漸突出,“全面預防,積極治療,防重于治”的方針必須提到議事日程,并形成規范性的操作規程。
目前,在鱘魚養殖過程中,發現主要有以下疾病:水霉病、爛鰓病、腸炎腹水病、出血病、白斑病等。這些病害給今年鱘魚養殖生產帶來很大損失。
預防方法
1、發眼卵及孵化設備,以20ppm力源水霉清浸泡20分鐘,預防水霉,提高孵化率。
2、 魚種放養、運輸、分池時,小心操作,勿使魚體受擠壓或受傷,并用力源S高聚碘10ppm浸浴20分鐘至2小時,預防細菌性白班病并預防滲透壓失調以增強體質。在冬季、早春或晚秋操作時用力源水霉清20ppm浸泡20分鐘,可有效預防水霉病和真菌性白斑病。
3、在養殖過程,每10天潑灑一次1 ppm力源S高聚碘,預防爛鰓、爛鰭和其它細菌性疾病并調節水質。
4、喂養時,每半個月喂1個療程藥餌,即連喂3天,用以防治腸炎、腹水、脹氣并清理腸道。
藥餌制作:每100斤飼料攪拌力源腸炎清500毫升,Wc50克(水溶)、WE20克(脂溶)。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