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武漢市郊區黃波灄口鎮彭家坳一帶,幾年前轉向了自然水溫露天養殖甲魚,且規模逐年擴大。養殖戶由當初的兩戶發展到今年的28戶,在養甲魚總數達8萬多只,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了2萬多只。現將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養殖條件
水①養殖池塘應封閉防逃,既互不串水,又能獨立進出水。②建成、幼、稚甲魚三個層次的養殖池。成、幼甲魚池全都為土塘,稚甲魚池有土塘也有以前加溫用水泥池。③成甲魚塘岸邊,應建一產卵場。
種①稚甲魚多來自于成甲魚塘自繁自養甲魚苗。剛出殼的苗,放在盆內中暫養喂幾天后,再放入稚甲魚池。②每年起捕成年甲魚上市時,應挑選一些體大健壯的甲魚留在池里作親本。
餌①精料主要以"海馬"甲魚配合料為主,輔以蔬菜、鮮雜魚、螺蚌、鰲蝦及鰲蝦殼、蚯蚓、蛆等粗料。全年累計精料占75%,粗料占25%(其中蔬菜占3%~5%、其他占20%~22%)。②塘邊設多個木板斜面餌料臺。
二、飼養管理
日常管理①每天巡塘察看2次~3次。②定期消毒水體。一般半月左右用生石灰水體消毒一次。當開春時甲魚開始活動或甲魚分池下塘后以及每次加新水后,都要及時消毒。一般每畝水深1米,用30千克~4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③注意調節水質。通過進排水、施生石灰或有機肥,培植綠色水體。④高溫季節,常用三合劑與生石灰交替進行水體消毒。每立方水體用量為:硫酸銅0.5克、硫酸亞鐵0.2克、敵百蟲0.5克。⑤成、幼、稚甲魚塘,都放養有水葫蘆或水花生草,水葫蘆、水花生草占有水面面積,成甲魚為1/2,幼甲魚和稚甲魚為1/3。
放養密度一般成甲魚塘3只/平方米、幼甲魚塘8只/平方米、稚甲魚塘30只/平方米。
注意事項①利用加溫用水泥池養殖稚甲魚,冬眠前要洗池排污,加厚沙或泥土層及水位,謹防缺氧和受凍。②進入冬眠后,切勿對水體再進行消毒。③入冬前,將放養的水葫蘆和水花生草全部撈起來,防止腐爛后水體發黑。④用有機肥培養水體,必須投放經發酵了的有機肥。曾發生過用未發酵的生肥,引起甲魚發生腐皮潰爛而死亡的事。
投餌①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喂一次。②蔬菜搗爛或切碎拌在精料里一起喂。其他粗料投在料臺旁的水邊喂。當輪著投精料時,酌情減少精料投喂量。
三、養殖效果
、購闹杉佐~出殼到甲魚上市,需二年半時間,一般能長到500克~1250克。②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③每500克商品甲魚成本12元(未計勞力)。苗1.5元+餌8元/斤+藥0.3元+塘租0.5元+水電0.5元+成本損失≈12元。④一般可每公斤高于市場價格10元~25元賣給經銷商。
四、探討
、僭摷夹g具有投資少、成本低、管理簡單等優點。甲魚冬天自然進入冬眠期,不需加溫設施,也不用采取任何保溫措施,只要把水加深,防止寒冷凍傷即可。消除了溫室養殖中所存在的各種不穩定因素。②溫室養殖中,密度高水質易變病害多,用藥頻繁,在此環境里養出來的甲魚,雖長得肥壯,但應激能力差潛伏病因多,遇外界條件不適宜時,易暴發疾病和死亡。自然條件生長的甲魚,體質好適應力強,成活率高,養殖風險小。③經濟效益好。自然水溫露天養殖,雖比加溫養殖多一年時間,可塘租只占成本的4.2%,售價卻比加溫甲魚高40%~100%。④養殖方式和養殖環境的不同,所飼養出來的產品給人的口感也有所不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野生條件下養出來的甲魚病害少、口味純,盡管售價高但消費者還是愿意接受,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