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太平洋鮭屬冷水魚類,其生存水溫為0--22℃,最適水溫為16--18℃。太平洋鮭對水質要求較高,宜在水質清新無污染的水體中養殖,以山泉水、水庫水和地下水為好,水體pH值要求6.5--7.5,氨氮小于0.5毫克/升,亞硝酸小于0.5毫克/升。太平洋鮭和其他鮭鱒魚類一樣,不耐低氧,水體溶氧量要求不低于8毫克/升。
(一)養殖條件 (1)養殖池構造:養殖池采取棚室水泥池結構,棚頂可覆蓋塑料布。棚室內每口水泥池面積100平方米,深1.5--2.0米。水泥池上方設有進水口,下方設有排水口,底部中間有一道排污溝。(2)水源:最好采用地下深井水,如水中含鐵量高,還應配備一套塔式曝氣除鐵設備。水源使用前應做水質分析。(3)充氣、發電設備:7000--10000千瓦鼓風機1臺。另外,再準備1臺備用。為避免停電,還應準備發電機組1套。
(二)放養前的準備 新建水泥池,應用水浸泡2個月才能用于養殖。舊水泥池應在苗種放養前10天用殺菌藥物消毒后方可使用。水泥池注水1米深。
(三)苗種放養 每立方米水放養規格30--50克的太平洋鮭40--50尾。一般經150--160天飼養,尾重可達900--1000克。魚種可在春季4月份放養。
(四)飼料投喂 采用顆粒飼料馴化投喂。飼料粗蛋白含量42%--45%,飼料粒徑3.0--6.0毫米。水溫低于8℃時,每天喂2次,上午8:00--9:00時、下午4:00--5:00時各喂1次。水溫8--15℃時,每天投喂3次,中午再加喂1次。每次投喂八成飽,即大部分魚游走為止。
(五)水溫調控 由于太平洋鮭為冷水性魚類,對水溫要求比較嚴格,在飼養期內,可采取兩種方法來調控水溫。一是早春和晚秋氣溫較低時,在棚架上覆蓋塑料布來提高池水的溫度。二是在氣溫較高的夏季,撤掉塑料布,通過增加井水的交換量來降低池水的溫度。通過以上兩種方法,使水溫最低不低于5℃,最高不超過15℃,春、夏水溫保持在13--15℃。
(六)水質調節 飼養期間要保持池水清新,定期排污,經常換水,換水次數及換水量視水溫、水質變化等情況靈活掌握。
(七)魚病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養殖期內可用福爾馬林和鰻凈兩種藥物輪換對池水進行消毒,采用全池潑灑的方法,每半月進行1次,福爾馬林每立方米水用20克,鰻凈每立方米水用0.5克。
(八)日常管理 (1)專人負責,全天巡池,調控水溫,調節好供氣量,保證溶氧充足,避免魚因缺氧浮頭;(2)經常檢查魚體狀況,每半月抽樣檢查1次魚的生長情況;(3)作好養殖記錄。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