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水質管理。室內水深保持在5-8cm,室外保持10cm左右,炎熱季節可加深到15-20cm。因水位淺,鱔魚排泄量大,水質極易惡化。因此,更勤換水,這是靜水無土養殖的關鍵,一般夏季3-4天一次,春、秋季7天一次,且每次換水要徹底。生產實踐表明:徹底換水利于防治蟲害縣不影響鱔魚生長發育。
2、投餌。魚種放養后,要用7-10天甚至更長時間,馴化鱔魚吃食配合飼料(飼料軟濕成團或用絞肉機絞成條狀),吃食正常后,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量和定點”,并通過觀察鱔魚攝食情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3、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靜水無土養殖的主要病蟲害有毛細線蟲病、腸炎病、細菌性爛尾病、打印病和赤皮病等。馴化吃食成功后,要立即著手藥物(如敵百蟲、驅蟲凈)拌餌進行殺滅。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如同有土養殖。
4、越夏。相對而言,室內越夏容易。室外養殖一定要考慮遮蔭,高溫時要采取加深水位、用地下水調節溫度等措施。
5、越冬。一般越冬在有土養殖池進行,分為帶水和不帶水越冬兩種。帶水越冬水深20cm左右,但要放草、樹枝等物防止全池結冰。不帶水越冬即在鱔冬眠前排盡水,泥層保持濕潤,上蓋稻草等保溫物即可安全越冬。有條件的地方,冬天室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使鱔魚打破休眠,冬季仍可生長,春節前后出售商品鱔,這樣經濟效益更為理想。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