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化肥養魚不是魚直接吃化肥,而是在水域投施化肥后,增加水體營養元素,促使水中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而魚吃上述水生生物后,產量大幅度地增長。
(一)適應范圍 此項技術不僅適用于面積成千上萬畝的灘蕩、湖泊等大中水域,更適合在1公頃以下堰塘、魚池等小水面推廣。
(二)投施化肥的氣候條件 一般在5~10月,陽光充足,水溫在20℃以上的晴天投放,每天投放時間,上午9點至下午2點,陰天、雨天、低溫不宜投施化肥。
(三)投施的化肥種類及其比例 主要投施氮、磷肥,不需施鉀肥。氮肥主要是碳銨其次是尿素、氯化銨等;磷肥主要是過磷酸鈣;也可投施氮磷復合化肥。氮、磷肥比例為1:1。每畝每次投入量宜控制在10千克以下;投肥總量視庫存魚種數量而定。
(四)魚苗的投放 魚種以花白鰱為主,應占總魚數90%以上,鯉、鯽、鲴等其他魚占10%以下;魚苗一般以尾重150克左右為宜,魚苗數量視設計產量高低而定。
(五)投肥方法 選擇開闊向陽、水深0.5~4米的投肥區,要堅持兌水均勻潑灑,反對干撒及整袋投放。還要根據水情、魚情、天氣變化等不同情況靈活掌握并搞好灘蕩水調節。
(六)效益分析 灘蕩化肥養魚,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大,操作簡便。只要正確掌握此項技術,一般2千克左右化肥就可增產1千克魚,每千克魚的化肥成本1元左右。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