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原本只能在淡水生長的鱘魚,如今卻暢游在海水里。海水養殖鱘魚日前在青島寶榮水產品養殖公司獲得成功。
據了解,鱘魚個大味美,尤以軟骨和脊髓(俗稱“龍”筋)極富營養價值而著名,素有“鯊魚翅、鱘魚骨”之說。但由于是淡水魚類,食用時不可避免的帶有泥腥氣,影響了鱘魚的口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曾經首創工業化、高密度大棚養蝦技術的青島寶榮水產品養殖公司徐寶榮于2004年開始嘗試在海水中養殖鱘魚。實驗開始前,徐寶榮和他的同事們查閱了大量有關鱘魚的資料,認真請教有關專家,并遠赴外地購來了優質的魚苗。他們在營海鎮的灘涂上建起相鄰的淡水、海水兩個水池,先是把鱘魚放在淡水中,然后逐漸地摻入海水,根據鱘魚對海水的適應情況逐漸加大海水的比例,直至完全換成海水。其間仔細觀察鱘魚的攝食、活動等情況,投喂專門配制的混合餌料。一年之后,經過反復的探索試驗,鱘魚終于完全適應了海水養殖。
在魚池旁,記者親眼看到了在海水中暢游的鱘魚。據徐寶榮介紹,他養殖的鱘魚總共有1000多尾,目前長勢良好。鱘魚體長普遍達到70公分~80公分,體重在1.5~2公斤之間,最大的近4公斤。“海水鱘魚不但有效的去除了淡水魚的泥腥味,而且還降低了養殖鱘魚的發病率,在市場上每公斤賣到100多元還供不應求呢。”說起自己獨創的海水養殖鱘魚,徐寶榮一臉自豪。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