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養殖設施 土池、石砌池、土底舊鰻池均可養殖,高密度單養要求水深1.5~2米,池深在2~2.5米。設進、排水口和防逃設施。在池的四周0.8~ 1米寬的水面種上水草,一般不超過全池面積的25%。放養前每畝水面用50~ 75公斤生石灰消毒。
二、魚種放養 最好選 用當地生產的魚種進行養殖。魚種放養時間:當年魚種6~8月放養,隔年魚種在3~4月放養,下半年放種最好在停食越冬前進行。放養前先將魚種用3%~5%的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平均水深在1.7~1.8時,每畝投放體長10~14厘米的魚種9 000~10 000尾,或投放體長16~20厘米的魚種6 000~8 000尾。
三、投飼 飼料以新鮮動物料為主,投飼量為魚重的6%~10%。市場上購得的小雜魚,在投喂前必須用3%~5%的食鹽溶液浸泡消毒。做到“四定” 投喂。將烏鱧引到投飼區后再投喂。
四、水質管理 在養殖早期,每周換水1次,每次換去1/3;每15天大換水1次,每次換4/5。高溫季節,一般3天一小換水,7~10天一大換水。冬季和高溫季節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溫的相對穩定。
五、分級養成 規格整齊是養殖成敗的關鍵之一。魚體長10~20厘米時最好在大塘中搭網箱培育,以便于起捕分養。經過2~3次分養,在魚體長達20厘米時投入大塘。每次分養前一天必須停食。
六、起捕 體長10厘米以上的魚種,放養11~12個月后,即可開始捕撈上市。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