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甲魚養殖必須堅持無病預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則,采取綜合預防措施,減少疾病發生、確保和促進甲魚健康生長。
1 選擇優質甲魚,把好苗種質量關
選擇優質甲魚苗種是預防甲魚疾病的重要環節。選擇苗種時,先要了解苗種的來源,引進苗種要經過嚴格檢疫。剛孵出稚甲魚以體形正常、體重4克以上、腹部呈桔紅色者為佳,且顏色越紅、個體越重體質越好,體重3克以上,腹部淡紅色者體質較差。選擇幼甲魚或親甲魚要求外形完整,個體肥壯,裙邊厚實,皮色光亮,無明顯傷殘,活動敏捷,仰放于地能迅速翻身逃跑。凡身體浮腫的注水甲魚,頸部腫脹不能伸縮的病甲魚和頸部有硬物鉤釣甲魚,以及外觀弱瘦有明顯炎癥、病灶或病態的甲魚均不選飼養。
2 控制病源,把好消毒滅菌關
土甲魚池在放養前要清除淤泥,然后用150-300ppm的生石灰或用20ppm的漂白粉消毒滅菌,水泥池還可用50ppm的高錳酸鉀等藥物消毒,養殖工具也要用30ppm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殺滅病源。甲魚在下池前要藥浴消毒,防體表寄生蟲可用2.5%的食鹽水浸浴10-20分鐘;防細菌性疾病可用20-30ppm呋喃唑酮藥液浸浴20-30分鐘;體表有外傷的甲魚要涂沫消炎藥膏,還要口服消炎藥物。
3 創造良好環境,把好水質關
甲魚池要建在水源方便、水質清潔不含毒物、陽光充足、環境安靜的地方,池內設施要符合甲魚的生態要求,池底鋪墊軟泥細沙,池中適當放養些水浮蓮、水葫蘆或浮萍等水生植物,既可凈化池水、減少換水量,還能為甲魚提供隱蔽場所,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
4 合理放養,把好密度關
甲魚放養密度要適宜,規格必須整齊一致,不能大小同池混養,否則因相互斗咬而造成傷殘并引發疾病。較為合理的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水池面積放養15克1只的稚甲魚60只左右、50克1只的40只左右、100克1只的25只左右、150克1只以上的15只左右,親甲魚以每平方米放養1只為宜。
5 注重飼料質量,把好飼料關
飼料的質量不僅直接影響甲魚的生長發育,也是導致甲魚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投飼要堅持“五定一清”的原則,即:
5.1 定時 一般每天上午8-9時與下午5-6時各投飼1次,讓甲魚養成按時進食的習慣。
5.2 定位 設置固定食臺,飼料投放食臺上,便于甲魚進食和清理殘剩飼料。
5.3 定質 講究飼料質量,不投變質飼料。動物飼料要新鮮,并切碎投喂;配合飼料要求營養成分全面,脂肪含量不宜太高,蛋白質含量在45%以上,且顆粒大小要適口。
5.4 定量 日投料根據甲魚體重,水溫高低,飼料種類和甲魚進食靈活掌握,一般配合飼料日投量為甲魚體重2%左右,鮮活動飼料5-10%,二小時吃完為宜。
5.5 定期喂藥餌 一般每日投喂防病藥餌1次,每次連投5-6天。為防耐藥性,可采取多種藥物交替內服法。
5.6 清渣 及時清除甲魚吃剩的殘渣剩料,食臺勤刷,并且定期進行食臺清毒。
5.7 加強管理 要堅持早、中、晚巡池檢查,隨時掌握甲魚的進食與活動情況,發現患病的甲魚要捕出進行檢查診斷。有條件要用鏡檢和細菌培養等方法,以確定病源,并進行水質檢測和飼料檢測,找病因對癥治療,對病魚要換新水、清毒。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