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摘要 本試驗進行了十種常用藥物對小口脂鯉夏花魚種的毒性試驗。在水溫26~30℃時測得,上述藥物對平均全長為4.94cm的小口脂鯉夏花魚種的安全濃度分別為:敵百蟲0.042 ppm甲醛18.20 ppm硫酸銅合劑0.98 ppm孔雀石綠0.035 ppm高錳酸鉀0.93 ppm魚蟲克星0.037 ppm強氯精0.13 ppm。呋喃唑酮、土霉素、亞甲基蘭分別在試驗最高濃度64 ppm、64 ppm、8ppm下240小時全部存活。
以安全濃度作為衡量標準,小口脂鯉夏花魚種對上述藥物的敏感性依次為:孔雀石綠>魚蟲克星>敵百蟲>強氯精>高錳酸鉀>硫酸銅合劑>甲醛。其中孔雀石綠、敵百蟲的安全濃度僅為常用濃度的10%~30%,不宜使用。魚蟲克星、強氯精的安全濃度較低,在疾病防冶中宜謹慎使用。
關鍵詞: 小口脂鯉、藥物、敏感性試驗、安全濃度
小口脂鯉(Prochilodus scrofa),俗稱巴西鯛,原產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與巴拉圭河水系。是巴西國內一主要淡水經濟魚類。該魚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96年獨家引進,并于98年6月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苗種基地率先突破人工繁殖技術,目前已在全國有多個省市及地區進行試養。本試驗旨在通過幾種常見藥物對小口脂鯉夏花魚種的敏感性試驗,探討該魚魚種階段的最佳用藥途徑和使用劑量,為小口脂鯉的苗種培育和魚病防治提供參考依據
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魚
受試魚取自本所苗種基地人工繁殖的小口脂鯉夏花魚種。規格:平均全長4.94cm 平均體重 1.50g。受試魚體格健壯,無寄生蟲和外傷,起捕后暫養在室內水泥池中。
2.試驗藥物
本次試驗藥物為魚病防治中的常用藥物。試驗前將藥物配制成母液,試驗時按比例稀釋至所需濃度。各種藥物的品名、規格、產地如下所示:
試驗藥物:
藥物 規格 產地
孔雀石綠 生物染料 本所魚藥廠
敵百蟲 90%晶體 江蘇省南通農藥廠
硫酸銅 分析純 蕭山化學試劑廠
硫酸亞鐵 分析純 上海第二銅鐵廠
魚蟲克星 菊酯類(B型)_ 本所魚藥廠
亞甲基蘭 生物染料 上海試劑三廠
強氯精* 有效氯90%以上 本所魚藥廠
高錳酸鉀 工業純 杭州民生藥廠
土霉素 粉劑 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呋喃唑酮 粉劑 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甲醛 37%-40% 巨化集團公司試劑廠
*主要成分為三氯異氰尿酸
3.試驗條件
試驗在塑料桶中進行。試驗用水為經充分曝氣的自來水,水體容積10L,每桶放魚10尾。為防止魚跳出,桶上加蓋網布。試驗期間不投餌、不充氣。水溫26~30℃,溶氧4.25-6.40mg/l,PH值7.1-7.4。
4.試驗方法
①先根據家魚魚病防治濃度適當擴大和縮小幾個濃度梯度進行預試驗,找出24小時內死亡率為0—100%的濃度范圍,然后按寇氏法(Karber)設計分組。試驗開始后,前8小時進行連續觀察,并作詳細記錄,對96小時末顯毒性癥狀的試驗魚繼續觀察。試驗期間進行水溫、PH值、溶氧的測定。
② 試驗分組:每種藥物分成5個等對數間距的濃度梯度,每個梯度作兩平行樣本試驗,同時設空白對照組。
③ 藥物敏感性評價:根據中毒癥狀、死魚數和死魚時間,按Karber LD50的測定方法求出中間忍受濃度(TLM),安全濃度則根據Turubell氏公式
求出。當被試藥物的濃度己高于常用濃度而仍然不死魚時,則僅對被測的最高濃度作出評價。
二.試驗結果
1.試驗開始后連續8小時觀察結果
(1)敵百蟲 在濃度0.27ppm中3小時開始死亡,15小時死亡率達100%。當濃度為0.18ppm時20小時出現死亡,96小時死亡率達80%.。該魚對敵百蟲的表現癥狀為:上浮于水面,緩慢游動,死亡時體色變淺。
(2)甲醛 濃度為160ppm時,剛放入即呈現不安反應,上浮于水面劇烈顫抖或急速竄游最后緩慢沉入水底,停止呼吸,1.5小時開始死亡,20小時死亡率達100%。濃度為80ppm時4.5小時開始死亡,57小時死亡率達100%。
(3)硫酸銅合劑 濃度為10ppm時1小時開始死亡,3小時死亡率達80%,6小時達100%。5.6 ppm時21小時開始死亡,96小時死亡率達80%。其中毒癥狀為:上浮于水面,反應遲緩。
(4)孔雀石綠 濃度為0.56 ppm時,剛放入即呈現不安反應,上浮于水面,1小時開始死亡,3小時死亡率達100%。濃度為0.32時ppm時2小時開始死亡,6小時死亡率達100%。
(5)強氯精 濃度為3.15 ppm時,剛放入即呈現出不安反應,上浮、跳躍、排出糞便,0.5小時即開始死亡,1.5小時死亡率達100%。濃度為1.75ppm時,1小時開始死亡,3小時死亡率達100%。
(6)高錳酸鉀 深度為10 ppm時,1.5小時,開始死亡,6小時死亡率100%。5.6ppm中3小時開始死亡,24小時死亡率達90%。其中毒癥狀為:上浮于水面,游動遲緩,死亡時體色變紅。
(7)魚蟲克星 在濃度為0.56 ppm中剛放入即呈現中毒癥狀,先不停擺動頭部,張開鰓蓋,隨后失去平衡,2小時開始死亡,死亡時體色變成灰白。4小時死亡率達100%。濃度為0.32ppm時3小時開始死亡,6小時死亡率達100%。
三.討 論 與 小 結
試驗結果表明,小口脂鯉對十種藥物的敏感性與一般養殖魚類不完全相同。敵百蟲的常用遍灑濃度是0.2~0.5ppm,而對小口脂鯉的安全濃度僅為0.042ppm,為常用濃度的8%~21%。孔雀石綠安全濃度為0.035ppm僅為常用遍灑濃度0.1-0.2ppm的17.5%-35%左右。因此這兩種藥物都不宜作為小口脂鯉疾病防冶的藥物。魚蟲克星和強氯精的安全濃度較低(魚蟲克星0.037ppm,強氯精0.13ppm),但試驗中,魚種在0.1ppm的魚蟲克星和0.3ppm的強氯精濃度中,96小時均未有中毒癥狀和死亡。在實際養殖中,曾以0.07ppm的魚蟲克星有效地控制了小口脂鯉混養魚池中由其它魚類感染的粘孢子蟲病和錨頭鳋病。所以我們認為,這兩種藥物可以在準確計量水體的情況下謹慎使用。其它六種藥物的安全濃度均接近于常用濃度或高于常用濃度,都可以作為小口脂鯉疾病防冶中的藥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