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A 歐鰻爛鰓綜合癥
去年入夏以來,福建省各地養鰻場普遍發生各種病害,其中以歐鰻爛鰓綜合癥較為突出。此病具有癥狀復雜、發病率高、傳播快、治療難度大等特點。本人在對多家養鰻場進行該病診斷治療的基礎上,做些經驗總結,并提出幾點防治建議,供同行參考。
一、歐鰻爛鰓綜合癥主要特點:
發病初期,鰻魚多數在離排污箱中間2-3米處臥底,反應遲鈍。鰻魚極易掛臺,且明顯出現單鰓或鰓蓋浮腫,但此時鰻魚攝食正常,少數有食欲亢進表現。鰻池水質變得較混濁,水面泡沫增多。隨著病情的發展,死鰻的數量逐漸增加,病死鰻魚的癥狀也發生變化。起初死鰻多屬粘液性爛鰓,輕壓鰓部會流出大量黃白濃液;在常規用藥后,死鰻特征轉為以脫粘及敗血型和出血及敗血型兩種癥狀。解剖病鰻可見肝、膽腫大、腎臟、脾臟微腫,腹腔積血水,部分病鰻表現為肛門口紅腫,腸壁出血等。病鰻的體表粘液分泌增多,部分病鰻胸部充血發紅,胸鰭充血。鏡栓觀察除了部分病鰻有擬指環蟲或車輪蟲外,鰓部主要表現為明顯出血、紅腫。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盲目大量用藥后,往往會造成鰓部分泌物多,鰻體呼吸困難,最后缺氧而死。
二、該病流行特點:
1、本病多發生在夏秋高溫季節,且病發范圍大,往往遍及全池、全場,死亡率高,危害嚴重;
2、本病發生與鰻體規格有關,規格越大,攝食越旺,越易發生,規格越小,較易治療,且損失較小;
3、根據發病程序可分急性及亞急性兩種類型。急性類型治療難度大,療程長達15-20天,且1-2天內可傳染30%以上鰻魚。
4、本病發生多數與用甲苯咪唑等藥物有關,同時一些鰻場并發感染霉菌可能。
三、防治方案建議:
1、預防方法:夏秋高溫季節應控制投餌量,同時調節水質,使pH值達6.8左右;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劑或二氧化氯、臺灣益池寶等調節改善水質。
2、治療方法:可根據不同水質、鰻體規格、健康狀況、病情輕重、用藥情況等來選擇以下幾種治療方案:
(1)脫粘及敗血型:
食鹽3‰—5‰+中藥復合制劑+法拉乃司3-5ppm或氟呱酸10-15ppm+Vc3-5ppm連續2天,2天后使用二氧化氯2-3天,之后再用亞甲基蘭1.0-1.5ppm+Vc3-5ppm+卡那霉素2-3支/噸*水,連續2-3次;
中藥復合制劑配方:大黃5ppm+黃苓5ppm+黃柏4ppm+一見喜ppm+甘草3ppm+五倍子5ppm,加五倍水煎開0.5-1小時左右取汁。
(2)出血及敗血型
外觀:鰓部浮腫或單鰓,且胸鰭充血發紅,輕壓鰓部易流血水,大多數可見暗紅色凝血塊為主要特征。
方案A:先用亞甲基蘭2ppm或高錳酸鉀2-3ppm,3-5小時后水換水,之后用中藥復合制劑+Vc3-5ppm+強力霉素10-15ppm,連續2天,2天后再用亞甲基蘭1.0-1.5ppm+Vc3-5ppm+慶大霉素1.5-2.5ppm連續2-3次后,用含氯消毒劑處理;
該中藥復合制劑配方:穿心蓮4ppm+金銀花5ppm+蒲公英5ppm+大黃4ppm+五倍子5ppm+鰻神2ppm。
方案B:亞甲基蘭1.2-1.5ppm,連續2天,第3天用食鹽3‰—5‰+中草藥復合制劑+Vc3ppm保持1天,第4天起保持上述藥物劑量,同時補充環柄沙星5-8ppm連續2天,2天后大換水,用含氯消毒劑處理水質。
該中草藥復合制劑配方:大青葉4ppm+甘草4ppm+五倍子5ppm+大黃3ppm+丁香4ppm+敗蔣草3ppm。
上述方案同時內服:(每公斤飼料添加)肝泰樂8片、654-2 6片、先鋒霉素6號:8-10粒、Vc2克、VE0.8克,連續有投喂5天,5天后改口服藥為:(每公斤飼料添加)加酶益生素5克、Vc2克、VE0.8克、多維5克、VB60.3克、加香型水產酵母粉5克,5天一療程。
B 歐鰻類狂奔癥
歐鰻類狂奔癥是近幾年來在歐鰻養殖過程中產生一種新的疑難病癥。其發病癥狀同歐鰻狂奔病較為相近,但致病因素卻存在本質的區別,因而在預防及治療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但由于一些歐鰻養殖場相關人員對歐鰻類狂奔癥認識不足,誤以為狂奔病,導致用藥不當,引發鰻魚病情惡化,損失慘重。
一、該病主要特點:
發病初期,個別病鰻嘴唇發白,在池邊水緩處逆游,一般經4-5天后,病鰻逐漸往排污箱口聚積,再過2-3天后,池水面上開始出現少量作間隙性側游并有張嘴現象的病鰻,同時開始出現死鰻。隨著病情的發展,排污箱周圍病鰻逐漸增加,死鰻數量也隨之增加。該病死亡高峰期一般長達1周左右,嚴重時,精養池全池鰻日損失量高達2%。
鏡檢觀察發現鰓部鰓蓋膜水腫,鰓絲水腫充血,鰓粘液分泌明顯增加。病死鰻外觀除了發現有少數下頜皮膚磨損外,個別病鰻還存在肛門口微腫,臀鰭靡爛等現象。死鰻中大多數鰻軀體偏軟,僅少數鰻體僵硬,嘴巴張開,部分病鰻有明顯顫抖現象。解剖觀察發現肝腫大,色偏黃白,膽囊變黑,脾臟微腫,膘內氣不飽滿。
二、發病原因:
(1)水環境突變。特別是水源來自河流水的養鰻場,由于突然連續幾天下暴雨,導致河水混濁,此時采用該水源換水,使鰻池水質惡化或鰻池保溫棚被臺風刮倒,對鰻魚產生應激,并導致鰻池水溫等水質因子不穩定;
(2)濫用藥物。超量、頻繁使用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甲苯咪唑、硝酸亞汞等較易引發病害。例如:某些養鰻場使用甲苯咪唑高濃度浸泡時間長達48小時以上,且采用30厘米低水位藥浴,結果導致鰻魚慢性中毒,及使用甲苯咪唑藥浴后立刻盤池,上述這些措施往往使鰻魚鰓部分泌異常,造成呼吸系統障礙,引起死亡。
三、防治措施:
(1)預防方法:由于該病一般在夏秋季節發生,因此在發病季節里要密切注意鰻場所在地區的氣候狀況及天氣預報,做好鰻魚減食或停食準備,同時用亞甲甲基蘭或含氯消毒劑及臺灣產益池寶等水質改良劑調節水質,此期間應嚴禁使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
(2)治療方案:
1、發病初期應提高鰻池水位,用亞甲基蘭1.0-1.5ppm+Vc3-5ppm+海中寶3-5ppm,每次10-12小時后換水50%-60%,連續2-3次;
2、死亡高峰期可用鰻神2-3ppm+五倍子5-10ppm,煎汁后潑灑,15-16小時后大換水,再用金銀花15ppm+蒲公英15ppm+甘草5ppm煎汁后潑灑,每次15-16小時后換水,連續2次;大換水后再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或臺灣產益池寶10-15ppm連3-5次;
3、發病恢復期,若無并發寄生蟲病時可使用超強紅霉素10-15ppm+呋喃西林2-3ppm調節水質,若有少量擬指環蟲寄生時,可改和克蟲王0.5-0.7ppm+剎蟲靈2#1.5-2ppm+魚蝦敵菌靈0.4-0.6ppm連續3-5天,同時可提高鰻魚食欲。
4、上述處理同時,于飼料中添加口服液;(每公斤飼料添加)三黃沖劑3克+肝泰樂8片+645-2 6片+Vc2克+VE1克+VB60.5克,連續投喂5天,5天后乞討用鰻壯4克+Vc3克+葡萄糖6克+板蘭根6克+加酶益生素5克,連續投喂10-15天;
5、此外,治療該病時,禁止使用食鹽藥浴及有出現病死鰻時不可盤池,否則將加大死亡量。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