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斑點叉尾鮰是理想的池塘養殖品種,在池塘既可混(套)養,也可主養。主養產量可達總產量的80%以上,F主要介紹池塘主養斑點叉尾鮰的技術。
一、 池塘選擇與清整
1. 池塘選擇。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質好,不含有害物質,池塘面積以0.3-1.3公頃為宜;水深1.5-2.5米,池底淤泥少,按標準開挖的精養魚池均可用來飼養斑點叉尾鮰。
2. 池塘清整。冬季或早春將池水排干,讓池底冰凍日曬,以減少病害。挖出過多的淤泥,修補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魚種放養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事業水或干法清塘。以用生石灰清塘效果最好,其用量是:①帶水清塘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②干法清塘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公斤。
二、 魚種投放
1. 放養時間。在春節前后放養,最晚應在水溫升至15℃以前放養完畢。放養魚種應選擇在晴天進行,以免凍傷魚種。
2. 魚種質量及規模。斑點叉尾鮰應體形正常,體表不充血,背部肌肉厚,尾柄粗短,色澤鮮艷,游泳活潑,溯水性強,規格整齊,規格為30-50克/尾。
3. 放養密度。每667平方米放養斑點叉尾鮰700-800尾,鰱魚、鳙魚魚種100-200尾。鰱魚、鳙魚為2:1,為搭配品種,主要用來調節水質,規格為50-100克。不得投放鯉、鯽等能在池塘自然繁殖的魚類。如發現有大量小雜魚滋生,應馬上加投加州鱸或鱖魚,予以清除。
4. 注意事項。魚種放養前應用藥物浸洗消毒,操作要輕便,以免魚體受傷。
三、 飼養與管理
1. 飼料投喂
斑點叉尾鮰成魚配合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應在32%左右,脂肪含量應保持5%-6%,不必須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斑點叉尾鮰成魚飼料既可以用沉性料,也可以用浮性料。用浮性飼料的養殖效益最佳;飼料中水分含量不超過13%;飼料粒徑大小根據斑點叉尾鮰不同生長階段確定,尾重30-100克的魚體可投喂粒徑3毫米的飼料,尾重200克以上的魚體可投喂粒徑4毫米的飼料。
堅持"四定"投餌法投喂。定時:每天上午9時、下午5時各投1次。定位:每口池選擇一個固定的底質較硬的地方投喂。定質:投喂符合質量要求的飼料。定量:依據水溫和魚體重確定投餌率和投餌量。200克/尾以下的魚體,日投餌率3%-6%;200克/尾以上的魚體,日投餌率2%-4%。水溫高攝食量加大,反之減少;晴天攝食量加大,陰雨天攝食量減少。投喂量以魚的攝食情況而定。當無魚攝食時(水下看不見翻滾)即停喂。
冬季投喂可選擇在晴天中午進行,投喂量靈活掌握,10-15℃每周投喂兩次,6℃以下停止投喂。以人工手撒料且形成池魚搶食為宜。
2. 水質管理
要求水質清新、溶氧量高、微堿性。定期測定池水相關的指標,及時調整。定期排放池塘內的老水,加注新水,每次換水量為池塘總水量的1/4-1/3。6-9月,每月用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以改善水質,用量為每667平方米(按1米水深計)20公斤。每口池塘應配備增氧機1臺。0.33-0.67公頃魚池配功率1.5千瓦的增氧機。
3. 日常管理
首先做好整個養殖周期的計劃工作,全盤規劃。其次,堅持每天巡塘,早晚各一次,做好巡塘記錄。第三,抓好魚病防治工作,定期進行池水消毒及藥餌預防。
四、 捕撈與銷售
魚長至500克以上便可起捕。捕撈方式與"四大家魚"相同,以拉網捕撈為主。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