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11-25) 于2000年進行了暗紋東方鲀幼魚對主要水質指標適應性的觀察和研究。結果表明:暗紋東方鲀幼魚的致死高溫為42℃,致死低溫為8℃,28.2℃時窒息點為1.12~1.18mgO2/L,28.8℃下的耗氧量為98.45mg/kg/h。在水中氨氮濃度達到1.57~1.62mg/L時,河幼幼魚生長速度明顯比水中氨氮濃度低于0.94mg/L時慢。
關鍵詞 基礎科學,水質指標,耗氧量,窒息點,暗紋東方鲀
暗紋東方鲀(Takifugu obscurus)隸屬鲀形目、鲀科、東方鲀屬,俗稱河鲀,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洄游性魚類。在純淡水條件下人工養殖的河鲀毒性大大降低,食用較安全。目前全國各地養殖河鲀的面積越來越廣。研究河鲀幼魚對水質的適應性,對河鲀魚苗的培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 幼魚來源
試驗用魚于2002年5月購自上海市,魚苗體質健壯,無病無傷,平均體重0.80g(S=0.12),平均體長3.52cm(S=0.31),已馴化攝食人工飼料。
1.2 暫養
在室內水族箱(125cmx66cm×57cm)內飼養,每箱約放200尾,共1000尾魚苗,密度為425尾/m3。水溫24~28℃,溶氧為4.93mg/L,PH值為7.3~7.9,氨氮含量為0.2nmg/L。保持清新微流水環境。
1.3 幼魚對溫度、溶氧、氨氮的適應
1.3.1 溫度
選擇兩個實驗水族箱(97cm x 57cm x 56cm),每箱分別放入16尾河鲀幼魚,待適應后分別用電熱棒和冰塊進行升、降溫,每小時幅度變化控制在1℃以內,同時觀察幼魚的活動情況。
1.3.2 溶氧
1)耗氧率測定
試驗用水含氧量穩定,水溫28.8℃,用廣口瓶作為呼吸室,放人河鲀魚一尾(1.57g),讓水以5ml/min速度流經呼吸室,由于呼吸室內試驗魚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通過測定進出水口溶 氧差以及水流量,經過2個小時后,呼吸室和水樣瓶的氧達到平衡,取進、出水口水樣,用碘量法測定溶氧。依下列公式計算耗氧率:
魚的耗氧率(mgO2/kg/h)=(A1—A2)V/W。
其中 A1—進水口溶氧(mg/L),A2—出水口溶氧(mg/L),V—流速(L/h),W—魚體重(kg)。
2)窒息點測試
把6尾試驗魚放入容量為2升的廣口瓶中,用黑紙遮光,并將其密封,待幼魚半數窒息死亡后,測定水中溶氧和水溫。重復試驗三次。
1.3.3 氨氮
取180尾河鲀魚(均重0.86g,S=1.23),試驗水族箱(97cm×57cm×56cm)9只,每箱分別放入20尾。用加氯化銨的方法調節水中氨氮的濃度。其中三個水族箱中不加氯化銨,氨氯濃度在0.18~0.25mg/L,另6個水族箱分別加入適量氯化銨,使其中三個水族箱氨氮濃度控制在0.85~.94mg/L,另3個水族箱氨氮濃度控制在1.57~1.62mg/L。為了使氨氮濃度保持在相應范圍內,每隔4~5天測一次水中的氨氮濃度,如有變化,立刻用氯化銨調控。通過空氣泵使每個水族箱水中溶解氧保持在5mg/L。
每隔3天用pH計測量水中PH值,調節每個水族箱的PH試驗期間在7.2~7.4范圍內。試驗期間水溫在27~29℃之間。每日投喂兩次甲魚配合飼料,連續喂養30天。試驗前后分別稱量每尾河鲀的重量,計算每個水族箱河鲀魚平均體重,比較在不同氨氯濃度下,河鲀魚的生長情況。
2 結 果
2.1 溫度
經實驗測得水溫為37℃魚苗開始停食,38℃完全停食,40℃時出現本能掙扎,42℃時半數魚苗呼吸逐漸停止直至死亡;魚苗在降至15℃時停止攝食,10℃時出現本能掙扎,8℃時半數魚苗呼吸逐漸停止直至死亡。
2.2 溶氧
水溫28.8℃時其耗氧率約為98.45mg/kg/h,水溫28.2℃時窒息點約為1.12~1.18mg/L。
2.3 氨氮
以上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水中氨氮濃度為1.57 ~1.62mg/L時,河鲀魚生長速度明顯比氨氮濃度為 0.85~0.94mg/L和0.18~0.25mg/L時慢,而氨氮濃 度為o.18~0.25mg/L和0.85~0.94mg/L時,生長 速度差異不顯著。說明即使水中溶解氧含量豐富, 但當水中氨氮濃度較高時,仍會對河鲀魚的生長產 生較大的抑制作用。
3 討 論
雖然河鲀幼魚致死高溫為42℃,但水溫過高, 超過32℃時,攝食明顯減少,所以在水溫過高的夏 季,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水溫過高影響河鲀幼魚的 生長。河鲀幼魚不耐低溫,致死低溫為8℃,所以冬 季要采取保溫措施,最好在入冬前將河鲀幼魚轉入 溫室越冬,防止因低溫致使河鲀幼魚死亡。
經實驗測得河鲀幼魚在水溫28.8℃時的耗氧率為98.45mg/kg/h,比四大家魚等其它主要養養殖魚類低,可能是河鲀的生活習性是好靜伏于水體不動,所以標準代謝率較低。在水溫28.2℃時其窒息點為1.12~1.18mg/L,而鱖魚苗為1.62mg/L,四大家魚為o.3~0.72mg/L,故它對溶氧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在河鲀魚苗培育過程中,必須注意經常往培育池加注新水,調節水質,防止因水質過肥造成缺氧,同時要有增氧設施保證池水有充足的溶解氧。
水中氨氮含量過高通常會對魚類的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水中溶解氧豐富,水溫合適,但當水的pH為7.2~7.4,水中氨氮濃度達1.57~1.62mg/L時,河鲀幼魚的生長明顯變慢。在飼養過程中發現,在良好的水質條件下,河鲀幼魚較貪食,相互爭食劇烈,食量較大,因此排泄量也大。而喂養的飼料蛋白含量高,糞便加上殘余餌料對水質的影響較大。容易造成水中氨氮濃度過高。因此在池塘培育河鲀魚苗時,應控制好放密度和投飼量,在培育后期,注意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防止水中氨氮濃度過高抑制河鲀幼魚的生長。
暗紋東方鲀屬底層魚類,具有怕強光的特性,暫養密度過大,將使其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并出現同類相殘和激烈爭食現象。本實驗中暫養密度達425尾/m3和受強光照射,所以成活率很低,一般規格3cm的魚苗放養密度應以40~50尾/m3為宜,并適時分養。
綜上所述,河鲀幼魚對水質條件要求較高,飼養 暗紋東方鲀必須注意水溫和溶解氧,還須注意透明 度不宜過低和飼養密度不宜過大。只有這樣才能使河鲀生長良好。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