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關于鱔魚養殖
1、怎樣防治鱔魚出血病?
此病為細菌性疾病,病鱔體表、口腔、腸道皆有出血,死亡率頗高,一般在5月至9月流行。預防方法有三。其一,用生石灰徹底清塘,經常洗刷鱔池,更換池水,保持良好的水質。其二,用0.3毫克/升強氯精或魚康消毒劑全池潑灑。每10天至15天一次,兩者可交替使用。其三,放養鱔苗的池中,同時放養部分蟾蜍,亦可防發本病。治療:
(1)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體用紅霉素(每克含25萬單位)1克。
(2)內服:每斤飼料中拌入高效魚菌靈1克至2克投喂,連喂5天至7天。
2、關于黃鱔苗的問題! ∧壳拔沂○B殖黃鱔的鱔苗,仍以捕購自然即天然苗為主,以用鱔籠捕得的無傷苗為好。放入鱔池前,應用5%的食鹽水浸泡鱔苗8分鐘,凡是在鹽水中翻滾、跳蹦嚴重的應挑出,這些都是有外傷的,應淘汰掉。
有些小報報道,南方有從泰國引進的特大黃鱔,若要引養,應先少引點養養看,不可大量引入,以免外來苗不適應我省的環境而大量死亡。
二、關于鯉魚養殖
1、目前我省的鯉魚池塘養殖現狀如何?
答:已屬供大于求。鯉魚價格連年走低。近幾年養一公斤鯉魚的成本價格約為5元左右。養魚戶大體上有三分之二尚可賺錢,三分之一的白干不賺錢,個別的已出現虧損。
現池養鯉魚可概括為三種養殖模式。其一,為兩年養成,即第一年把魚苗養成100克至250克重的魚種,第二年從魚種再養成商品鯉魚。畝產多為1000公斤左右。其二,為周年養成,即從上年的6月到12月把鯉魚苗養成400克至500克后越冬,到第二年6月即養成商品鯉魚銷售。從魚苗到養成的時間為一周年,此方法多為生產水平高的城郊地區采用。其三,為當年養成,即6月放養鯉魚 卵子或寸片,到當年的11月即可養成商品鯉魚。此方法技術含量較高,需對鯉魚進行強化飼養,用者較少。
三、關于引養新品種問題
當前有哪幾個養殖品種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答:
(1)南美白對蝦。此蝦苗經淡化后可在淡水池塘中養殖。它周期短、病害少,售價較高,去年已有試養的,試養者均取得了較好的效益,今年已有所擴養。
(2)青蝦。近來青蝦售價暴漲,此為自然水域多被污染,青蝦資源日漸衰竭而又養殖者甚少所致。青蝦養殖投資少,當年見效,需人力飼料皆較養魚少,但效益較高。近期可以發展養殖。
(3)武昌魚。此魚因毛主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而負有盛名。其肉質鮮嫩,風味獨特。近年來更得垂釣者青睞,其售價為鯉魚的兩倍以上。現供不應求。此魚養殖技術有成熟的技術可用?砂l展養殖。
(4)中華鱉。目前的售價雖已是歷史的最低谷,但仍比養魚的效益高。目前應發展自養親鱉繁殖、自建溫室越冬、自建成鱉室外土池養成的養殖模式。此模式成本低,效益高。對于資金力量較強的養殖戶可以選擇這一養殖項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