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清塘施肥 魚種放養前10天~15天,干法清塘,每畝用生石灰60公斤~80公斤或氯制劑13公斤。帶水清塘,水深1米時,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或氯制劑20公斤,殺滅病菌及野雜魚類。同時,每畝投放優質腐熟糞肥1200公斤~1500公斤,并三犁三耙,以增加保水性能。
二、魚種投放 淺漏水塘養殖斑點叉尾鮰為了當年達到上市規格,應投入15厘米左右的大規格越冬魚種,且要稀放,每畝控制在700尾~800尾為宜。同時,每畝混養10厘米~15厘米長的團頭魴魚種100尾、鰱魚種80尾、鳙魚種60尾,以便調節水質。投入時間以4月下旬水溫在15℃以上為宜。所有魚種下塘前均用2×10-6高錳酸鉀或3%~5%食鹽水浸洗5分鐘~10分鐘。
三、餌料投喂 斑點叉尾鮰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餌料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天然餌料為輔。配合餌料的粗蛋白質含量為30%~43%,主要原料為進口魚粉、蠶蛹、枯餅、麥麩、玉米、米糠、礦物質添加劑、維生素添加劑等。最好采用配合顆粒料,顆粒粒徑以5毫米為佳。在魚塘一側設置投餌站一個,定點投喂。投喂開始時,用口哨訓練使魚形成條件反射攝食。每天投喂2次,上午9時~10時和下午5時~6時各一次。日投餌率:5月~6月為3%,7月~8月為4%~8%,9月~10月為2%~3%。投喂采取手撒法,并掌握“慢-快-慢”的節奏,即開始時慢投,魚群集中搶食時快投,接近吃飽、搶食速度減慢時慢投。同時,還要根據天氣變化、攝食等情況靈活掌握投餌量。
四、水質調控 一是觀察魚塘滲漏水程度,通常水位每下降5厘米~10厘米時應及時補水,始終保持水位的相對穩定,以保證魚類有足夠的水體空間。二是每月潑灑1次~2次生石灰,每畝放15公斤~20公斤。三是根據水色的變化合理追肥,每次每畝施腐熟豬糞100公斤~150公斤。四是在夏天,魚塘投放水浮蓮等水生植物,約占水面的30%,既可遮蔭防高溫,又可減少水中有機物負荷。五是適時開增氧機,一般陰天早晨開,連綿大雨半夜開,魚有浮頭征兆立即開。通過以上措施,可使整個養殖過程中塘水保持茶綠,透明度為30厘米以上,水質清爽。
五、疾病防治 斑點叉尾 在淺漏水塘中養殖疾病較多,危害也較大。因此,加強疾病的防治工作相當重要。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除做好魚塘消毒、魚種消毒等一般性工作外,還要經常保持魚塘環境衛生,加強水質調控,不投喂變質餌料,如一旦發病要及時進行藥物防治。腸道敗血癥,可用每100公斤餌料加0.18公斤土霉素連續投喂7天~10天,同時用2克/立方米~3克/立方米高錳酸鉀全塘潑灑;細菌性爛鰓病,可采用0.03克/立方米呋喃唑酮全塘潑灑。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