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期,不少地方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洪水沖毀魚塘,給養魚戶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盡快恢復生產,加強魚塘災后管理是當務之急。
一、抓緊修復被洪水沖毀的池塘和各種設施,盡快利用泥漿泵清除池塘里的淤泥。重筑補修堤壩,迅速恢復養魚能力。對進過水的養魚設施如增氧機、水泵、電井等,應抓緊拆卸、烘干,該沖洗的要沖洗并進行檢修,以便盡快投入生產。
二、要加強清池、消毒,防止災后疫情傳播。對有魚池塘可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全池潑灑消毒;對無魚池塘,將水盡快抽干,曝曬、清池,用生石灰150公斤/畝,對池塘及周邊進行消毒。
三、搞好水質管理。過水池塘池水普遍渾濁,水質較差。有條件的可將渾水及時抽出,換注新水;不能注入新水的池塘,可用凈水劑(聚合氯化鋁)7-8公斤/畝,用水溶解后全池均勻潑灑,可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四、補放魚種。首先要補收外逃魚,選擇無損傷和脫鱗片的健體魚重新放養。其次要就地或到鄰近地區采購大規格魚種,加強培育,為明年生產做好準備。
五、魚種場根據受災情況,要引進親魚,盡快恢復魚苗繁殖孵化能力,切實保證明年魚苗生產需要。若有條件可充分利用熱水資源,提早繁殖孵化,并選擇早熟優良品種,如羅非魚、革胡子鯰等,力爭當年養成商品魚。
六、加強池魚中、后期管理。定時定位投足飼料、施夠肥,同時還要注意調節水質。有條件的可延長魚類生長期,精心管理,增加產量,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