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基本癥狀:病魚體色發暗、發紅(即魚體表、鰭、鰓部有充血現象),游動減慢。確診前連續兩天出現幾十到上百尾病魚死亡現象。經顯微鏡檢查病魚鰓絲,發現寄生有鯉斜管蟲。
2.病原體簡介:鯉斜管蟲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外形近似粘孢子蟲,但能借助腹部纖毛運動,且運動時能看到有一條象喇叭狀的口管,與身體縱軸約成30度的傾角。該寄生蟲主要寄生于魚的鰓、鰭、體表的縫隙。條件適宜時能迅速繁殖,造成魚大批死亡,特別是魚種階段。是危害比較大的疾病之一。
3.發病原因:此病為低溫季節流行病。而此次在高溫季節的7月份發生此病,筆者認為是由于我省2004年7月份氣溫偏低,加之用井水養魚,導致池塘水溫過低造成的。
4.治療情況:確診此病后立即用“魚蟲清-2000”殺蟲藥,分別按0.15克/立方米、0.2克/立方米、0.15克/立方米劑量連續潑灑3天,第一天基本控制住了病魚死亡,為鞏固療效,又潑灑了兩天。到第四天,魚開始正常攝食。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