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豎鱗病又叫松球病、松鱗病,該病是魚體受傷后被細菌感染,引起鱗囊內積聚,液體導致鱗片豎立的一種疾病。豎鱗病主要危害鯉魚、鯽魚,草魚、團頭魴等其他淡水魚類有時也會感染該病。
豎鱗病明顯的癥狀是病魚鱗片豎起,體表粗糙,豎起的鱗片向外張開。鱗片基部的鱗囊水腫,鱗囊內積聚著半透明狀的含血滲出液而使鱗片豎起。稍壓鱗片,就會有液體從鱗囊中噴射出來,鱗片隨之脫落。病魚腹腔膨大有腹水,有時還伴有鰭基部和皮膚表面充血、眼球突出等臨床癥狀。病魚游動遲鈍,呼吸困難,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持續幾天后病魚就會死亡。
鏡檢鱗囊滲出液見有大量短桿菌時即可診斷為該病。但必須注意,當大量魚波豆蟲寄生在鯉魚鱗囊內時,也會引起豎鱗癥狀,用顯微鏡鏡檢鱗囊內滲出液即可對該病作出正確診斷。 春季是豎鱗病的高發季節,應做好該病的防治工作。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下列措施可 有效防治該病。
1.清塘時挖出過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
2.在捕撈、過數、搬運和放養過程中,盡量小心操作,勿使魚體受傷。
3.放養前可使用2%~3%的食鹽水溶液藥浴魚種4~10分鐘。
4.在發病季節,每月全池潑灑生石灰水溶液1~2次,使池水的pH值維持在8左右。
5.發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以緩解該病病情。
6.按常規用量全池潑灑池塘消毒劑(如溴氯靈),使池水藥物濃度維持在0.5ppm~0 .6ppm。
7.內服水產專用紅霉素,每公斤飼料中加入水產專用紅霉素1~2克,連喂3~6天。
8.親魚可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鏈霉素,每公斤魚體用量為20萬單位。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