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越冬五招
羅非魚是熱帶魚類,不耐低溫,當水溫下降至12℃以下就會逐漸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除了在我國南方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區都要采取措施幫助越冬。
溫泉水越冬:越冬池面積應根據水溫、流量、地形及生產規模而定。越冬池水深以1.5—2米為宜,進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溫和深度。如溫泉水水溫很高,應先經蓄水池冷卻到一定溫度再注入越冬池,這種越冬方式及越冬密度較高。同時,由于水溫較高,水量充足,可強化親魚飼養培育,促進親魚性腺早熟,提早進行繁殖育苗。
工廠余熱水越冬:利用某些工廠排出的冷卻水,直接在冷卻池內越冬或修建越冬池進行越冬。越冬池面積根據冷卻水水溫和流量而定,水深以1.5—2米為宜。這種越冬方式可因地制宜利用熱源條件,成本低,越冬效果好。
塑料搭棚土池越冬:越冬池選擇在背風向陽、水質良好、水電方便的地方。越冬池最好選擇東西向,長方形,面積60—120平方米,水深2—2.5米。池面上用鋼筋或竹木搭建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棚頂離地面高度1.8—2米,其上面覆蓋兩層塑料薄膜,外面壓竹片,棚腳四周用泥土壓實。這種越冬方式可利用地下水為水源,保持水溫16—18℃,越冬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廣。如果無地下水,可用水庫水、溪水、河水,通過電熱器加熱來提高水溫,一般30立方米水體應配用3千瓦的電熱器1—2個。
修建玻璃越冬房越冬:越冬池為水泥地,面積以50—80平方米為宜,水深以1.5—2米為宜。越冬池的四周砌磚墻,頂上用透明玻璃遮蓋。
利用水井越冬:水井深度要在5米以上,冬季最冷時,水溫應保持15℃—16℃以上。這種越冬方式既經濟又簡便。
二、注意事項:羅非魚越冬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注意調節水溫:羅非魚正常越冬期間,宜將水溫維持在其生長溫度下限(越冬期間要有控溫設備),這樣魚的活動、攝食、耗氧都處于較低水平,能夠減少飼料投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越冬成本。若水溫過高,魚的代謝、吃食、活動增強,主要是排泄物增多,嚴重污染越冬水質,并會產生一些對魚有害、有毒的物質。因此,越冬期間內,宜將水溫控制在18℃—19℃之間,并長期穩定在這一范圍內,切忌忽高忽低。
注意適時換水,調節水質:羅非魚由于越冬期長,水質較易惡化,因此,越冬期間應選擇晴天水溫較高時段進行換水或補充新水,以降低越冬池水的肥度,保持水質清新。換水時應使用井水或無污染河水,水溫與越冬池水溫相差不超過3℃,每次換水控制在1/3或1/4。如遇陰雨天或寒流天氣,使用微生物制劑進行調水,以降低越冬池水質肥度。
注意增加溶氧:越冬期間,應多注意增加溶氧,防止魚因缺氧引起泛塘,造成損失。增加溶氧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增氧機。一般選擇中午越冬池水溫較高的狀況下開動增氧機2—3個小時,并掀開薄膜通風換氣。夜間最好不要開動增氧機,以保持池內水溫。
注意投餌方法:越冬期間,應注意投料方法、投料數量和質量。飼料一般以膨化料、浮料為主。膨化料粘合性較好,不易散失,而且能夠準確掌握投料數量,減少浪費。投料次數以水溫變化為主,一般每天投料一次,以魚在3個小時內能吃完為準,如天氣突變或水溫較低,可減少投料次數或停止投料。
注意加強越冬后期管理:越冬后期,由于氣溫升高,食量增大,應加強日常管理,加大換水量,特別要注意對產苗親本進行產苗強化培育,以便在較短時間內恢復體質、加快性腺發育、提前進行生產。對于魚種,除提高飼料質量和數量外,還應做好出塘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降低水質肥度、調溫,進行水體、魚體消毒、鍛煉等一系列準備工作。
注意防病:越冬期間,由于水溫較低,魚本身的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的感染和侵襲,養殖戶要采取嚴格的防病措施,主要是定期進行水體、魚體消毒,投喂殺蟲、抗病毒的中草藥餌,堅持以防為主、治療相結合的原則。
南方漁網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