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如何使建鯉達到理想的繁殖效果,除了要求親魚性腺充分發育之外,適宜的外部環境刺激也必不可少。在諸多因素中,異性的刺激、水溫、水質、天氣的變化、魚巢的刺激等對親魚繁殖的影響尤為突出。為了能按照人們意愿控制繁殖,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就必須了解各種因素對繁殖的影響。
一、雌雄配對與異性刺激
到了繁殖季節,達到性成熟的雌雄魚均會主動尋找并接受異性的刺激,發情的親魚受生理刺激后將大量分泌引誘異性的激素,在互相追逐中更加興奮,從而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完成排卵(精)過程。這一相互刺激的過程是親魚產卵授精的前提,因此親魚的配對是否合理、合群是否適時,對產卵率和受精率有重大影響。雌雄配比以1∶2.5為宜。分群飼養達性成熟的親魚,選擇在臨產前2天合群為宜,最好能配合其他刺激因素同時作用,這樣可以使建鯉產卵更為集中。合群后的親魚一般集中在第二天凌晨至第三天凌晨產卵。
二、水溫變化
當水溫恒定在15℃以上時,達到性成熟的親魚即可發情產卵。如果水溫低于11℃或高于28℃將停止產卵,即使偶有親魚產卵也是因為受極強刺激所至,因而受精率極低、孵化率低、畸形率高且成活率低,一般雌魚也不會順產,產后較易死亡。最佳的繁殖水溫為17℃~22℃。當水溫高達28℃或低于14℃時,產卵過程將明顯受抑制。在適溫范圍內,水溫的緩和波動對親魚的產卵有明顯的激發作用。但如果水溫突變,如轉池換水不當或天氣突然變化,都將抑制親魚產卵授精。
三、天氣變化
天氣變化影響水溫、溶解氧、氣壓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親魚的產卵。在適宜的水溫下,天氣的變化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親魚繁殖。相對穩定的水溫對親魚性激素的分泌有刺激作用,在此條件下,若風和日麗,將刺激性激素分泌,促進性成熟及繁殖行為。而持續的低溫、高溫、陰雨、低氣壓、悶熱的天氣將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從而抑制繁殖行為。在較長時間持續一個較恒定的水溫后突然出現天氣變化,氣溫升高或降低,晴轉雨或雨轉晴,都將刺激親魚發情。如水溫持續低于14℃,突然出現氣溫上升,親魚發情產卵表現十分明顯。
四、水質環境的變化
主要是水體中各種理化因子的改變,刺激親魚性腺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親魚的繁殖行為。在適宜的水溫下,恒定的水環境會穩定親魚的性欲,延緩產卵,在此水環境中,即使成熟度較好的親魚也不會出現激烈的發情產卵行為。而如果在此時改變水環境,更新池水或轉池等(如大量沖入新水或將親魚轉走等),親魚將在清水特有的刺激下集中大批量產卵。
五、魚巢的刺激
就建鯉而言,人工魚巢對繁殖的激發作用視時間的不同而不同。根據觀察,在其他諸因素得以滿足的條件下,建鯉將任意物體都視為魚巢,這對人工繁殖極為不利。而任意選擇物體,又對授精、孵化等有影響。因此,須選擇有利孵化的魚巢,且放置時間適宜,這樣可使建鯉集中大批量產卵于魚巢中。在放置的魚巢中,親魚會選擇最適合的物體作為魚巢。一般在合群后即可放入魚巢。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