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加州鱸又名大口黑鱸,隸屬于鱸形目、太陽魚科。目前,江蘇省養殖加州鱸成魚多以混養為主,產量一般只有30kg/畝左右,效益不理想。池塘精養加州鱸,只要餌料魚充足,則精養加州鱸的經濟效益就較明顯,畝效益可達4000元以上。現將加州鱸池塘精養技術簡介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池塘的準備工作
選擇水源無污染、進排水方便、面積5畝~8畝、池深1.5m~2.0m、淤泥厚度不超過20cm、東西走向、長方形的池塘為宜。在魚種下塘前,首先用生石灰藥塘,用量100kg/畝~150kg/畝,15天后才可進水,準備放養魚種。
二、魚種放養
放養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優質魚種是進行加州鱸成魚養殖且獲得高產高效的首要物質條件。放養魚種的規格以80尾/kg~100尾/kg為宜,規格不易過大。放養時間以5月中旬為好,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在上午8時或下午6時左右投放。若魚種經過長途運輸,應注意進行魚體消毒,可用2%~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10分鐘,并且在魚種下塘時的水溫溫差不超過2℃。放養密度為800尾/畝~1000尾/畝時效益最佳。
三、養殖管理
1.投喂 加州鱸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喜攝食活餌,而天然鮮活的餌料魚一般難以充足供給,因此,必須逐步馴化使之可以攝食冰鮮魚,才能確保池塘精養的成功。馴化能否成功是決定養殖能否成功的關鍵。加州鱸魚種開始放養的3天~5天內,應全部投喂鮮活的餌料魚,使之早日適應新的水質環境;以后每天逐步減少鮮活餌料魚的供給,每天減少量為總投喂量的5%左右,增加投喂冰鮮魚。冰鮮魚投喂前應切成大小適口的碎塊,兌水全池散投,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馴化過程應堅持到加州鱸魚種適應攝食冰鮮魚為止,一般馴化時間為15天~20天左右。投喂時要求做到保質保量,均勻投喂,日投喂量主要根據魚體攝食情況等靈活調整,正常情況下,日投喂量占魚體體重的5%~15%,同時結合天氣、水質等條件綜合考慮。加州鱸養成商品魚,餌料系數正常為3.9~4.2。
2.分級飼養 在鮮活餌料魚缺乏的情況下,加州鱸極易產生“互殘”現象,飼養一段時間后,規格大小分化明顯,為了提高養殖成活率,應及時拉網分篩、分級飼養,養殖成活率正常可達85%~90%,畝產量可達450kg以上。
3.水質管理 注意保持水質清新,應經常清除池中污物或殘餌,防止惡化水質。正常情況下,1周左右適當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總量的1/4~1/3。換水時應注意慢進慢出的原則,以免水環境變化過大而造成加州鱸產生“應激”反應。池塘精養加州鱸,水質長期保持清新則很容易滋生青苔,過多的青苔對加州鱸生長有害,應及時做好清除工作。
4.日常管理 堅持早、晚巡塘,注意觀察魚群活動情況及水色、水質等;投喂時注意魚體攝食情況,并檢查是否有殘餌,從而調整至適宜的投喂量;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分析處理,同時做好生產記錄,以便總結經驗。
四、魚病防治
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注意水質變化,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嚴禁投喂變質餌料魚,投喂做到定時、定量、定質、全池散投。做好藥物預防,定期消毒池水。堅持巡塘,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診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