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孵化是指受精卵經胚胎發育到孵出魚苗,孵化階段包括魚苗下池前的整個過程。淡水白鯧卵子屬半浮性,透明而略呈微青色或黃褐色,圓球形,卵產出后無論受精的或沒有受精的,一接觸水后,卵膜都迅速吸水膨脹,魚卵在靜水中沉底,在孵化器中稍有水流,即漂浮于水中。孵化工作是人工繁殖最后一個環節,必須根據受精卵胚胎發育的生理生態特點,創造出氧氣充足和有一定流水的適宜孵化條件,進行細致的管
理工作,使胚胎正常發育,以提高孵化率和魚苗成活率。
受精卵的孵化率受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有水溫、溶解氧、水質、敵害生物等。 ’
(1)水溫 水溫是淡水白鯧胚胎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他因素適宜的條件下,溫度和胚胎發育的關系尤為密切。胚胎發育要求有一定的溫度范圍,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引起不良后果。淡水白鯧胚胎發育的水溫范圍為24—30℃,適宜水溫范圍為25-29℃,最適宜水溫范圍在27-29℃。低于24℃或高于30℃就會引起胚胎發育停滯或不健全,即使有少量孵化,畸形怪胎較多,多半在發育中死亡。
根據淡水白鯧胚胎發育對水溫的要求,生產上常采用的一些管理措施:一是選擇適當的時間如5、6月份氣溫、水溫比較合適時進行催產。二是7、8月份由于氣溫、水溫較高,要選擇水庫等大而深的水體,作為孵化用水。三是在早春水溫較低的情況下,要采取加熱的方式調節水溫。
在孵化過程中,不僅孵化水溫要控制在適溫范圍內,而且還要防止水溫的劇烈變化。
(2)溶氧 淡水白鯧卵無黏性,吸水后膨脹變大,在孵化器中隨流水上下翻動,在靜水中沉底。因此,在孵化時要有一定的水流沖擊魚卵直至成為魚苗。在胚胎發育時期要有較高的溶解氧,當水中溶解氧不足時,會引起胚胎發育遲緩、停滯甚更窒息死亡:即使有孵出的,也會因氧氣的不足,出現各種畸形。孵化器中的沒有受精的死卵,會逐漸腐爛直到卵膜消失,它的耗氧量要比正常胚胎發育耗氧量更大。因此,應根據胚胎發育時的耗氧變化、卵的質量、水溫等條件來決定放卵密度;在生產上,孵化用水的含氧量應不低于4-5毫克/升。若低于這個數,就要采取措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量。如可以在孵化用水的池里利用氣泵充氧增加水中含氧量,滿足了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溶氧要求,在有良好的操作管理情況下,才能提高魚卵孵化率和魚苗的下塘成活率。
(3)水質 水質清新未被污染的水源,對提高孵化率有很大的作用。孵化用水應過濾,防止敵害生物及污物進入孵化器。受工業污水和農田農藥污染的水源,不能用作孵化用水。偏酸或偏堿性的水,必須經過處理后才能作孵化用水,其pH值在7左右是孵化最適宜水質。
(4)敵害生物 在生產實踐中,孵化用水一般要經過80—120目的篩絹過濾,防止小魚、蝌蚪、小蝦、橈足類等對魚卵和魚苗的危害。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