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地塘角魚又叫胡子鯰、塘角魚、塘虱魚,是我國南方稻田、水渠、池塘常見的一種小型野生魚類。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滋補、醫治小兒疳積等藥用價值,深受群眾喜愛,市場需求量大,價格較貴,目前市場上塘角的售價高達16—24元/千克。筆者結合養殖實踐將塘角魚池塘養殖技術經驗總結如下。
1 塘角魚的生物學特性
塘角魚體形與其他鯰魚相似,個體偏小,體色呈土黃色或黃色,屬底棲魚類,喜暗畏光,白天活動少、多潛伏在水底,夜間活動頻繁,鉆穴營居,常數群居一穴。它喜溫怕冷,耐寒力較差,低溫臨界溫度為7-8℃,最適生長水溫22-32℃。耐低氧能力強,在溶氧量為0.8毫克升以上即能正常生長,可高密度養殖,塘角魚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食小雜魚,蝦、螺、蚌動物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與其它鯰魚相比,生長速度較慢,當年魚苗可長至20—25厘米,體重100—150g;第2年可長至25—34厘米,體重250—300g。
2 塘角魚的池塘養殖方法
池塘養殖塘角可采取池塘單養、池塘混養二種養殖模式。
2.1池塘單養
2.1.1 魚塘建造 塘角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在高密度養殖的情況下,對魚池環境條件
的選擇仍很重要。魚池應建造在日照較好、溫暖通風、水源充足、無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積以1—3畝為宜,池深1.5米左右,底質以硬質壤土或黃泥為好,塘基要夯實,進排水分開,在進排水口設防逃欄柵。
2.1.2 池塘消毒 放養前10天,清整魚池,填塞塘基漏洞,修整魚欄柵,疏通進、排水管,翻耕池底淤泥,然后每畝用75—100公斤生石灰粉全池均勻潑灑,進行清塘消毒,殺滅病原體和其他敵害。
2.1.3 培肥水體 消毒2—3天后,加注新水70—80cm,在魚塘向陽一側堆放發酵腐熟豬糞或雞糞等有機肥,畝用量300—500公斤,肥堆完全浸入水中,培育枝角類、橈足類等大型蚤類,保證下塘的魚種有豐富、適口的天然生物餌料。當池水透明度達15—25厘米,即可投放魚種。
2.1.4 設置隱蔽物 在池內種水花生、水浮蓮、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漂浮植物,面積占池塘面積1/4—1/3,水草移入前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同時,在池四周放些大口徑竹筒、瓦等,以供魚穴居。
2.15 魚種放養 選擇體格健壯、游動活潑、規格整齊、攝食旺盛、無病無傷的魚種放養。放養密度要根據池塘條件、放養的魚種規格及飼養者的管理技術水平而定。一般魚種規格體長大5—7厘米,每平方米放養30尾;體長8—10厘米,每平方米20尾。放養前用3%—5%食鹽溶液浸洗魚體10—20分鐘,即可下塘。
2.1.6 餌料投喂 魚種下塘后除了以池中水蚤、輪蟲等浮游動物食外,還要投喂水蚯蚓、蠅蛆、雜魚肉、螺蚌肉、禽畜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同時兼投少量顆粒飼料。20天后再完全投喂顆粒餌料。顆粒餌料的蛋白質含量為35%以上,且具有一定粘性和沉性,以便能沉到水中的食臺上,一般池內設2—3個食臺。日投餌量占魚體重的3%—10%,每日晚上和早晨分二次投喂。投喂量根據天氣變化、水溫、水質及魚的活動情況等靈活掌握。每次投喂餌料后要檢查魚的吃食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投喂量。一般每次投喂前餌料以1小時內吃完為宜,超過1小時應酌減投喂量,餌料不足要及時添加。
2.1.7 水質管理 塘角魚對水質要求不很嚴格,但池水不能過于混濁,始終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0—30cm,溶解氧大于2毫克/升,pH值保持在7.5—8.4之間。如發現水色發黑或過濃,應及時換水。一般10—15天換水1—2次,每次換水1/3—1/2。每半個月用生石灰10—15公斤/畝灑一次。
2.1.8 經常巡塘 ,做好魚病防治工作 每天堅持早晚巡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特別是換水和連陰雨天更要加強巡塘,嚴防逃魚。經常檢查食臺,及時撈出殘餌。每天刷洗食臺一次,隔天對食臺進行漂白粉消毒,每次用量30ppm;常用15g漂白粉或硫酸銅在食臺旁掛袋消毒。每半個月用1.5ppm漂白粉消毒一次水體,同時在餌料中拌入2%的痢特靈或土霉素等制成藥餌投喂,每15天投喂一次,連續投喂3天。可有效地防治各種魚病。
2 池塘混套養
塘角魚的池塘混養分和套養兩種模式:
2.1 池塘主養 池塘以塘角魚為主體魚,適當搭配鰱、鳙等中、上層魚,可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生物資源,便于水質調節。一般每畝投放體長存6—8cm的塘角魚種12000—15000尾,200—300g重的鰱、鳙魚100—200尾。飼養管理技術同塘角魚單養法。經過4—5個月養殖,每畝池塘可產塘角魚2000—3000公斤。
2.2 池塘套養 在家魚養魚的池塘中套養塘角魚,不僅可挖掘魚塘潛力,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增加池塘單產和效益,而且利用清除雜魚蝦和水生小動物,減少池中餌料消耗,使主養魚生長得更好。一般每畝池塘套養體長6—8cm的塘角魚種300—500尾,不用別投喂餌料,并且不影響家魚的生產,經3—4個月飼養,每畝水面可增產塘角魚50—70公斤。但值得注意的是,塘角魚的放養規格要小于家魚,否則家魚會被吞食而影響魚總體產量,同時,不能放養其他肉食性魚類,以免肉食性魚類和塘角魚爭食或殘食塘角苗種。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