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扁吻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該物種保護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其人工繁殖工作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區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議事日程。2004年,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在進行“扁吻魚人工繁殖”課題過程中,發現收集與繁育的部分扁吻魚親魚發病,出現瞎眼、眼球白內障等癥狀,而對其采用藥物治療的收效甚微,使扁吻魚的人工繁育工作受到影響。為查明病因,筆者通過調查扁吻魚親魚收集與培育情況,取樣檢驗分析,確診為雙穴吸蟲病,并采取防治措施,取得了一些療效和防治經驗。現將扁吻魚雙穴吸蟲病的特點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病原體形態特點
雙穴吸蟲屬吸蟲綱、雙穴科、雙穴吸蟲屬,其形態類型主要分為毛蚴、胞蚴、尾蚴、囊蚴和成蟲。寄生魚體時,其發育形態為囊蚴。雙穴吸蟲病又稱白內障病、復口吸蟲病。
囊蚴的形態分為前、后兩部分,透明、扁平、卵圓形,前端有一個口吸盤,兩側各有1個側器,口吸盤中間為口,下接咽,腸支伸至體后端。蟲體后半部有1個大小與口吸盤相仿的腹吸盤,下方為橢圓形的粘附器,后端有1個菱形排泄囊,從囊的前端分出排泄管,體內分布著許多呈顆粒狀和發亮的石灰體。
尾蚴在水中靜止時呈“丁”字形,并在水體上層不斷上下游動,有明顯的趨光性。蟲體分為體部和尾部,體披細密小棘。體部前端為1個頭器,下方有1個肌肉質的咽,具前咽,下接分成兩叉的腸管;體中部有1個腹吸盤,其后又有兩對鉆細胞,并有管通到頭器內;體部末端有1個排泄囊。尾部由尾干與尾叉組成,尾干發達,有9對焰細胞,尾干內分布著許多尾體和數根尾毛。
二、病原體生活史
雙穴吸蟲成蟲寄生在鷗鳥的腸道內,蟲卵隨鷗鳥糞便排出而落入水中,經過3星期孵化出毛蚴(水溫變化在25℃~35℃時,孵化期隨水溫的升高而變短),毛蚴在水中游泳,選擇籮卜螺、椎實螺等作為第一中間宿主,鉆入其體內肝臟部位和腸外壁發育成胞蚴,胞蚴產出尾蚴,尾蚴移動至螺的外套腔內,很快逸出進入水體中,并在水體中時沉時浮,呈現規律性的間歇運動。魚類為它的第二中間宿主,當魚類經過尾蚴水層時,即被尾蚴迅速叮上,尾蚴脫去尾部鉆入魚體肌肉,又從肌肉鉆入附近血管,最后移至心臟,上行至頭部,從視血管進入眼球,在水晶體內經過1個月發育成囊蚴。鷗鳥攝食了帶有雙穴吸蟲的魚體后,囊蚴在其腸道內發育為成蟲。
三、魚病癥狀及病理變化
雙穴吸蟲病的感染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感染在短期內有大量尾蚴鉆入魚體,由于尾蚴從血管侵入眼球,移行過程中使視血管特別擴大而產生機械損傷,引起視血管破壞,導致魚體腦部充血、眼球充血,病魚在水中急游、掙扎,繼而游動緩慢,平臥水面,有時運動失控,頭朝下,尾向上,上下往返在水中翻轉,最后游動緩慢而死亡。慢性感染表現為尾蚴每次侵入數量不多,無急性癥狀,病魚也不死亡,隨著魚體生長而病原體在眼睛內積累增多,引起眼球水晶體混濁,眼局部或全部變白,呈“白內障”癥狀,部分病魚眼眶周圍充血,甚至水晶體脫落。此外,尾蚴從鰓部鉆入可使鰓血管堵塞;尾蚴在血管和心臟內移行時,可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尾蚴侵入神經系統,可引起魚體彎曲,且在魚苗急性感染時較為常見。
四、流行情況
雙穴吸蟲病一般在春夏季的5月~8月,以鷗鳥和錐實螺較多的華中地區較為流行,鰱、鳙、團頭魴、鯉、鯽等鯉科經濟魚類均可被寄生。魚種急性感染時死亡快,死亡率高;慢性感染時可引起“白內障”癥狀,全年都有發生,是一種危害較重的魚病。扁吻魚感染流行該病屬首次病例。
五、診斷
根據病魚眼睛呈現白濁癥狀可作出初步診斷。進一步檢查時,先挖出魚眼,剪破,然后取出水晶體放在生理鹽水或清水中,刮下水晶體表面層,用顯微鏡觀察,如發現有雙穴吸蟲,即可確診此病。魚苗和魚種急性感染時,一般眼睛不發白,眼睛中寄生蟲體數量不多,還要以病魚頭部是否充血、魚體是否彎曲、魚體活動是否狂躁或急游,以及池塘是否有錐實螺等觀察結果作為診斷參考。
六、防治方法
由于雙穴吸蟲病的病原入侵、轉移途徑及寄生部位較為特殊,所以不易治療。目前,預防和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以切斷病原體生活史的環節為主,如驅趕鷗鳥,消滅蟲卵、毛蚴和中間宿主等,同時輔以藥物治療。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清除池塘過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消毒,水深1.0m時生石灰用量為100kg/畝~150kg/畝;或用茶籽餅帶水清塘,水深1.0m時的用量為50kg/畝。
2.發病池塘可用0.7mg/L硫酸銅全池遍灑,24小時內重復使用2次,可殺死中間宿主動物。
3.魚病流行季節,全池潑灑晶體敵百蟲,使池水中藥物的濃度為0.5mg/L,可殺滅尾蚴。
4.投喂敵百蟲藥餌,每萬尾魚飼料拌入晶體敵百蟲15g~20g,每天投喂1次,連喂5天。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