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國北方冬季氣候寒冷,結冰厚,封冰期長,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魚類越冬死亡現象。因此,做好魚種越冬期的管理,使魚種安全越冬是我國北方淡水養殖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選擇與修整好越冬池
越冬池應選擇在背風向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易管理的地方。面積依越冬魚種的數量而定,一般1.0畝左右為宜,水深3m以上,在結冰期冰下水深要不低于1.5m。越冬池底要平坦,底質應為保水性能好的粘土或壤土,淤泥不要太多,以15cm厚為宜。
越冬前要排干池水,晾曬池底,清除雜物,整修堤壩。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一次,對魚病多發區要實行越冬池休閑制度,每3-4年空塘1年。在向池內注水時,可適當引入一些肥水,并施有機肥或無機肥,培育浮游植物作為結冰期間池水的溶氧來源,使魚種肥水越冬。
二、培育體質健壯的大規格魚種
越冬對魚種來說尤為重要。越冬魚種體重愈大,魚體的肥滿度愈大,其越冬耐受力愈強。因此,在秋季培育中多投喂一些蛋白質和淀粉含量較高的餌料,豐富營養,增加體內的脂肪積累,使魚種膘肥體胖,也是提高魚種越冬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魚種在起捕并塘前一段時間,最好進行拉網鍛煉2-3次,以增強魚種體質及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并塘轉運時,操作要細心,以免傷魚體。
三、適時投放
越冬魚種的投放時間因地而異,一般在水溫8℃-10℃時進行為宜。過早放人越冬池,魚種還沒有完全停食,魚的攝食量會減少或提早停食,易造成魚種膘情下降,不利于越冬;另外,過早并塘水溫較高,拉網時易使魚體受傷。太晚并塘,水溫過低,搬運魚種時易凍傷魚體,入池后易感染水霉病而死亡。越冬池放養魚種密度可掌握在0.3-0.6kg/m3。
四、適量投喂
在越冬初期水溫在8℃左右時,應少量投喂精飼料,6℃以下時魚已停食,不再投喂。在越冬后期,盡量早開食,早生長,水溫上升至6℃以上時,可適當投喂精飼料。
五、加強管理,必要時采取增氧措施
對于越冬池,要經常檢查水位、堤壩、閘門的安全,保證越冬也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保持池塘有較深水位,當水位下降或溶氧量下降至4mg/L時,應及時加注新水,如有必要可開動增氧機增氧。(摘自漁業致富指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