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 網箱敷設水域的選擇
網箱敷設水域宜選擇在環境安靜、交通方便、避風向陽、水體緩流、汛期洪水影響小、水面開闊無污染、水深4m上、底質平坦的水域。
2 網箱結構及設置
養殖淡水白鱷的網箱應選擇塑料或金屬網箱,不宜使用聚乙烯線網箱。因淡水白鯧上、下頜有兩行切割形牙齒,易咬破網箱而逃逸。經生產實踐,認為塑料箱較適宜。其優點一是輕便,二是耐腐蝕,三是造價低。網箱規格3m×3m×2.2m。選用14號鋼筋作框架,用鐵絲將塑料網片綁附其上。以毛竹框架作浮子,箱體高出水面20cm。為了增加網箱浮力,在每只網箱四角各固定1只密封嚴實的空徐料桶。大規模養殖時可以連片設置:6-8個網箱串連為一組,箱間距2m,行距100m。其固定方法是:一列網箱的兩邊分別用直徑20mm的聚乙烯繩串連,頭箱與尾箱各用兩只鐵錨固定。
網箱應在魚種人箱前10d下水,先讓箱體表面附著一層生物膜,避免魚種入箱后與箱體磨擦而受傷。
3 魚種放養
3.1 魚種要求放養魚種要求體色鮮艷、體質健壯、鱗鰭完整、無病無傷、規格整齊。
3.2 放養時間水庫水體大,水溫回升慢,不宜過早放養,否則因水溫低,魚種人箱后易患白皮病而死亡。一般南方地區5月中、下旬,北方地區6月上、中旬,水庫水溫穩定在18℃以上時放養為宜。
3.3 放養規格及密度魚種規格以尾重50-75g較適宜。過小,秋后達不到出箱規格:過大,則增加了生產成本。每平方米放養180-200尾、重10-15kg。
3.4 體表消毒魚種入箱前要進行藥物洗浴。方法是將魚種放在2g/m3的痢特靈溶液中浸洗20-30mm。
4 飼養管理
4.1 飼料配方及壓制網箱養殖淡水白鯧的飼料配方如下:魚粉20%、豆餅20%、棉仁餅10%、酵母5%、麩皮43%、磷酸二氫鈣為主體的混合鹽2%,另添加5%的下腳面作為粘合劑。將各種原料充分拌勻,用飼料機壓制成型,曬干貯存備用,嚴防霉變。50-100g的魚,顆粒飼料的粒徑為3mm;100-200g的魚,顆粒飼料粒徑為4mm;200g以上的魚,顆粒粒徑為5mm。
4.2 投喂投餌遵循“四定”原則。魚種人箱4d后(魚種在箱中有一個適應、穩定的過程)開始投餌馴化,日投2次。馴食5-6d后,等箱魚大量上浮水面攝食時開始正常投喂。投餌采用手撤法,撒在網箱中央,小把慢撒,采取“少椂鄺少、慢椏鞐慢”的方式。每次投餌持續時間約20min。6月份,日投2次,日投餌宰2%,4%;7-8月份,日投4次,日投餌率5%-8%;9月份,日投3次,日投餌率2%-3%;10月上、中旬日投1次,日投餌率0.5%~1%。一般每20d測量箱魚1次,根據箱魚生長情況,正確估算箱魚重量,以便調整日投餌量。具體投喂多少,應視魚類攝食情況而定,一般以80%的魚吃飽游走即可停喂。
4.3 日常管理一是專人管理,日夜看護,嚴防偷盜。二是在大風雨來臨前,及時加固網箱,以防被沖走或撕破,并根據水位升降適時調整網箱。三是經常觀察網箱及箱內魚類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四是做好各項記錄,以便總結經驗,進一步提高飼養技術水平。
4.4 魚病防治生長期間,由于水溫較高,淡水白鯧基本上沒有病害發生。只是在放養初期,由于水溫低,魚種又不同程度的受傷,人箱后魚種易患臼皮病而死亡。因此應做好預防工作。首先魚種入箱前,應藥物洗浴體表消毒。其次,魚種人箱后,用2g/m3的痢特靈全箱潑灑(用藥量按網箱體積計算),每日1次連潑30d。發生白皮病后其治療方法是:第1天用痢特靈1.5g/m3全箱潑灑,第2天用2g/m3的漂白粉全箱潑灑,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連潑4d。在潑藥時注意水體流動方向,應從流入網箱端潑藥,以延長藥物在網箱中停留的時間。
5 注意事項
5.1 淡水白鯧體色隨水體透明度大小變化較大,透明度大體色黑,透明度小體色白且色彩鮮艷。體色鮮艷的淡水白鯧銷價高。因此為了提高網箱養殖淡水白鯧的經濟效益,可任選以下一種方法來增加淡水白鯧的體色,一是養殖期間在網箱上遮蓋黑色罩布,以降低陽光對水體的照射。二是售魚前20d,將箱內魚轉到透明度小的池塘中暫養,達到去黑增白的目的。
5.2 淡水白鯧對有機磷農藥特別敏感,因此在防治魚病時選藥要慎重。嚴禁在網箱設置區洗涮含有機磷藥液的器皿,以免箱魚中毒死亡。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