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以南京地區為例,第1季在5月初放養淡水白冬魚種,平均放養規格為尾重50-60克,放養密度為每畝放500尾左右,另搭配鰱魚60尾左右,規格為尾重500克左右,鳙魚20尾左右,規格為尾重700克左右,起調節水質的作用。該季淡水白鯧在7月中下旬起捕上市,同時也將鰱魚、鳙魚起捕上市。第1季放養的淡水白鯧魚種是早繁苗經過強化培育,在7月20日左右放規格為20-30克的魚種。放養密度為每畝500-600尾,另搭配5厘米左右的鰱魚、鳙魚當年苗種2000尾,鰱魚、鳙魚比例為1:4。該季淡水白鯧目在10月15日左右全部上市。
淡水白鯧第1季在7月15-30日起捕上市,平均規格為600克左右;第2季在10月5—15日左右上市,平均規格為480克左右。起捕第1季淡水白鯧要注意用大眼網,不能傷及已放入的第2季淡水白鯧魚種。
在珠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淡水白鯧魚種放養規格可以適當減小,例如湛江水產學院養殖系的雙季飼養試驗,第1季放養尾重12.17克的越冬魚種,第2季放養尾重16.67克的當年魚種,每畝搭配放養尾重200克的大規格鰱魚80尾,鳙魚33尾;或尾重75克的小規格鰱魚80尾,鳙魚33尾;或尾重50克羅非魚210尾,尾重10克的麥瑞加拉鯪120尾;或鯉魚夏均尾重500.2克,并輪捕已達食用規格的其他魚類。一般每畝毛產量690千克,凈產量630千克。淡水白鯧的增重倍數第1季為43倍,第2季為26倍,成活率在90%以上,取得顯著效益。
所有兩季放養的淡水白鯧魚種均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鰭條完整,無病害。魚種下池前要用2%的食鹽水或3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對魚體進行消毒,殺死魚體上的病原體,起到頂防疾病的作用。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