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露斯塔野鯪原產印度,現在我國主要分布于珠江、閩江等水系。
1999年吳江市松陵鎮(zhèn)特種水產場利用該魚生長快,多次產卵、體型好等 特點,進行繁殖、養(yǎng)殖,用作鱖魚的活餌料魚,獲得明顯的效果,可以大幅 度降低鱖魚單位成本。現將其有關養(yǎng)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 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在0.33-0.4公頃(5-6畝),池底平坦、少泥,池埂堅固不滲水, 池深在1.5米左右,進、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若是老魚池,效果更佳,干 塘后每667平方米(1畝)施75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過1星期后放水。在魚苗入 池前培育好水質,使池水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若新開池應堆好基肥,以培 養(yǎng)浮游生物,使魚苗入池后有充分的天然餌料,提高成活率。
露斯塔野鯪的適宜生長水溫在25℃以上,所以放苗時間應盡量選擇在6月 中下旬,光照充足,一般夏花出塘率可達50%-60%,若水溫、光照不足,出塘 率僅為10%左右,甚至更低。一般放養(yǎng)密度為每667 平方米放20萬尾露斯塔野 鯪魚苗。
魚苗初下塘時,水深掌握在0.6米,經6--7天飼養(yǎng),適當加注新水,增加 水中溶氧,以后每隔4-5天加水1次,每次15-20厘米,分期注水的目的,也是 提高魚苗生長和浮游生物量,投飼方法基本與家魚發(fā)塘相似,每天每667平方 米用0.5公斤黃豆浸泡打漿投喂,以后逐步加大投量,潑漿時掌握量少次多。 魚苗上灘后,即用厚漿在灘腳上投喂,一般經20天發(fā)塘即可分塘飼養(yǎng)。
二、飼料魚養(yǎng)殖
1、放養(yǎng)。 當發(fā)塘魚苗規(guī)格達0.6 萬尾/公斤夏花時,即可分養(yǎng),一般每 667平方米放養(yǎng)密度為6.5-7萬尾。
2、管理。在養(yǎng)殖過程中,以投菜籽餅為主,堅持"四定"原則投喂,并根 據天氣情況適當增減,一般前期每667平方米投5公斤,后期投15 公斤左右。若有條件的話,結合養(yǎng)豬場生態(tài)養(yǎng)殖,利用豬糞投喂并培育水質,可進一步 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防病。在養(yǎng)殖過程中,全池潑灑1-2次0.7 毫克/升的硫酸銅與硫酸亞 鐵合劑,在拉網進鱖魚池前幾天,全池普施1次殺蟲劑和消毒劑即可。
4、捕撈。根據鱖魚的規(guī)格,分批牽網捕撈,以供鱖魚吃食。
三、結果
經過3個月的養(yǎng)殖周期,每667平方米可生產露斯塔野鯪750公斤,夏花養(yǎng) 成飼料魚,成活率95%,每667平方米產值達4500元,效益2700元。生產每公 斤鯪魚的成本2.4元,比常規(guī)魚養(yǎng)殖飼料魚節(jié)省2.5元/公斤,每667平方米產 量提高350公斤,效益提高1500元左右,同時縮小了飼料魚配套面積和養(yǎng)殖 周期,還可利用茬口,在6月份之前發(fā)塘一次,在9月下旬進行青蝦養(yǎng)殖一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