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鯔魚俗名烏頭鯔、鱭魚等。它體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后部側扁,體長15-40厘米,一般體重150-250克,大者500-1500克。它是溫熱帶中上層優質經濟魚類,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有的地方已進行人工養殖,人工繁殖魚苗亦已成功�! □欞~為廣鹽性魚類,生命力較強,從鹽度為38‰至咸淡水直至純淡水都能正常生活。適溫范圍為3-35℃,較適暖水水域。鯔魚為雜食性,以食硅藻和有機碎屑為主,也食小魚小蝦和水生軟體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也喜食動植物顆粒餌料,故食物物來源廣,物化成本低�! □欞~是洄游性魚類,喜歡生活于淺海、內灣河口水域,一般4齡魚體重2-3公斤達性腺成熟,游向外海淺灘或島嶼周圍產卵。魚苗汛期為1-4月,引時最適于大捕撈收集魚苗暫養。經過一個時期的培育和馴化、淡化后,可在魚塘、半咸水池塘和其他海淡水域放養。據養殖經驗表明,鯔魚成魚養殖既可主養又可混養,在魚塘內混養鯔魚,每畝可放養300-500尾,其他魚類按常規放養,在不另投飼情況下每畝可增產50-100公斤。若主養鯔魚,在魚塘水深1米以上,每畝可放養3000-5000尾,如有充氧設備或流水性養殖,密度可多至8000尾以上。還可搭配適當的其他魚種,飼養管理得好,當年魚可長到300-700克以上�! □欞~肉質豐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2%),無細骨,魚肉香醇而不膩,不但可作飯店、酒樓的宴席佳肴和百姓美食,而且可將其加工成魚糜、魚丸、罐頭等營養、保健、方便和美味兼備的食品;而其魚卵可制作魚子醬。鯔魚肉性味甘平,對于醫治脾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和盆血等癥都有一定療效,所以被視為海鮮療佳品,深受人們喜愛。因此,積極發展鯔魚的人工養殖業,對于提高優質魚產量和增加養殖戶經濟收入都大有可為。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