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黃魚是我國沿海重要的洄游性經濟魚類,因其肉質細嫩、鮮美而深受人們歡迎。在此,我們把大黃魚的養殖技術介紹給廣大養殖戶。
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以 4/15公頃(4畝)為宜,底質為泥沙質,南北向,長寬比例4:1。池塘深度2米,最高水位1.8米。水質要清新、無污染,海水鹽度2%以上。池塘要配備機械提水設備。
前期管理 清淤 消毒 2月份,對池塘清淤10厘米,每1/15公頃(1畝)用生石灰100千克,對池底消毒。3月上旬開始進水,1星期后池水深度達1.2米以上。進水40厘米左右時,每1/15公頃水面施尿素1千克左右,以后根據水色及池水的透明度,適當增施化肥,使池水保持黃綠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苗種暫養 將規格為15米×3米×2米、網目直徑20目的敞口網箱,于購苗前10天放入池塘,網箱底距池底40厘米,池塘平均水深1.5米。提前放入網箱,目的是讓網箱表層附生一些藻類,避免網農擦傷魚類。將規格為1.5-3厘米長的魚種連同種袋一起放入池水中約30分鐘,待袋中溫度與池水溫度相差不大時(溫差小于3℃),敞開袋口將魚種放入網箱,1/15公頃放養500尾。
池塘養殖 暫養至8月上旬、魚種規格達5厘米左右時移入池塘中養殖。
餌料投喂 在網箱暫養階段,主要投喂魚糜及剁碎的雜蝦,日投餌率8%-10%,每天投喂2次。在池塘養殖階段,主要投喂剁成塊的新鮮雜魚或小蝦,日投餌率5%-8%,每天投喂4次。
水質管理 水溫、鹽度基本上隨海水的自然變化而變化。養殖期間水溫的變化范圍為15-30℃,鹽度變化范圍2%-3%。在網箱培育階段,日換水率20%左右。要經常刷洗網衣,避免網目堵塞。在池塘養殖階段,每隔3-4天換水1/3,保持水質新鮮。
越冬期管理 移池11月8日,當水溫降至15℃左右時,將大黃魚移入溫室內的水泥池中,水泥池的規格為6米×6米×1.5米,水深1米。此時,大黃魚體重50克左右。
管理 用地下水養殖,地下水的水溫13-15℃,用鍋爐加熱,使整個越冬期內的水溫保持在16℃左右,日換水率50%左右,每天在換水后吸污1次。每天投喂2次,分別在早上6時和晚上8時各投喂1次,日投餌率2%-3%。
養成期管理 移池 4月12日,將大黃魚從溫室內移入土池中養殖,此時大黃魚最大體長17.2厘米,平均體長15.1厘米。最大體重105克,平均體重67.2克。
換水 保持水深1.5米以上,每日換水量視水質情況而定,一般日換水率要達到20%,最大換水率50%,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50厘米。
投餌 主要投喂新鮮的小雜魚蝦,分別于每日早晨6時、晚18時各投喂1次,日投餌率5%-10%。
疾病防治 高溫期,每隔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水質消毒,預防疾病。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