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灘塘的工程設計 圍灘面積一般為每塊1000—2000畝,外側筑圍堤,堤內側用水泥砂漿護坡,堤高1.5-2米,堤頂寬4米,內外坡比1:3,堤內挖“回”字形或“L”形溝,溝深1.5米,溝寬8-10米,作為捕魚時的聚魚溝,平均保持水深1米左右。
二、魚種培育 魚種培育一般在放夏花前半月開始進水,使灘塘中蘆葦、雜草生長時間長些,為灘塘提供較多的天然餌料,且不影響6月初夏花放養。灘塘進水必須用60目以上的尼龍網過濾,以防止敵害水生物隨灌水進入灘塘。夏花放灘前用10ppm漂白粉加8ppm硫酸銅浸浴消毒20分鐘。放養夏花的品種主要有銀鯽、草魚、鳊魚、花鏈、白鰱、鯉魚。魚種培育的產量設計一般為每畝125-150公斤,放養模式要根據灘塘的條件而定。
夏花放灘后一個月內用灘塘內的雜草、尿素和過磷酸鈣配合培肥水質。尿素、過磷酸鈣每次用量各為每畝4公斤,兩次施肥間隔10—15天,直到水的透明度35厘米左右,呈黃綠色后停止施肥。每天定時定點投喂,隨著魚體的長大,投喂量要逐漸增多,以當天吃完為宜。在8—9月上旬,不但要增加投喂量,而且還要增加投喂次數,9月下旬以后隨著水溫降低,投喂量可逐漸減少。灘面上的蘆葦、雜草要清除。每隔一段時間要取樣觀察魚的生長情況,定期測定分析水質,堅持早晚巡塘。由于灘塘野鳥很多,尤其在黎明、傍晚要做好趕鳥工作。
三、成魚養殖 春節之前把灘塘環溝加滿水,投放魚種。成魚養殖設計畝產量一般為170-220公斤。由于銀鯽經濟價值高,增長速度快,市場銷路好,現在灘塘一般都以銀鯽為主養魚。如果灘塘蘆葦、雜草資源豐富,可采取以草、鳊魚為主養魚。
成魚養殖的日常管理基本同于魚種培育,值得注意的是成魚養殖從6月份開始就要加大投喂量,以當天吃完為宜。灘面上的蘆葦、雜草一定要清除。堅持每天尤其早晚巡塘,在悶熱等低壓天氣,要減少投喂量甚至不投喂,以防止魚的缺氧浮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